-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景略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doc
吴景略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
在三千年左右的古琴艺术史中,产生了不少杰出的琴家,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起着重要影响。在当代,吴景略先生就是这样有数的几位著名琴家之一。
????古琴艺术自唐代文化高峰以后,宋、明、清都有重大发展。然而清末民国初年之际,由于社会动乱,国难民艰,古琴艺术衰落了。这衰落表现为琴人日益减少,琴学思想的艺术成份日益降低,文人气息和修身养性成份日益增多,随之演奏水平下降,演奏曲目减少。琴人叹知音难觅,世人则在外来文化和市民艺术的影响之下,叽古琴音乐“难学易忘不中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国能琴者仅二、三百人,专业琴家数人而已。正是此时,吴景略先生以新的面貌开始了他的专业古琴艺术活动。
????吴景略先生江苏常熟人,生于1907年。少年时向赵剑侯、周少梅、吴梦飞诸前辈学琵琶、江南丝竹乐。1930年,向王端璞先生学习古琴数月。吴先生以他优异的艺术素质和良好的音乐基础,很快就超出老师传授的范围,而独立在古琴艺术的原野探求。1936年,经李明德介绍加入了查阜西先生所创上海“今虞”琴社。几十年来,他在古琴演奏、教学、打谱各个方面,对现代古琴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吴先生演奏的最有代表性的《潇湘水云》等曲,在五十年代即录制成唱片,传播于国内外。数十年来吴景略先生所教的学生和他学生的学生以及自行追摹者,也散布于国内外,可称为桃李满天下。
????独树一帜 婉约豪放
????吴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用一句话来表达,可说是婉约而又豪放。在宋词中有婉约和豪放这互相抗衡的两大派,在吴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中则兼容而统一。这固然是因为他所演奏的曲目极为广泛,但主要是他高度艺术创造的结果。
????吴先生所演奏的代表性琴曲中,婉约类者如《忆故人》、《秋塞吟》等,演奏得非常深沉细腻、优美生动,对内容有深入的揭示,对感情有充份的表达,对风格有强烈的发挥。《忆故人》产生时代不可考,出自清代后期竹禅和尚,近代彭祉卿家得其传,刊于1937年《今虞》琴刊,几十年来流传甚广。吴先生的演奏以及他所录制的唱片则是一次成功的再创造。乐曲开始的泛音乐段演奏得徐缓、跌宕,创造出一种月下空山宁静而又有隐约不安的意境。然后,一个大的下滑音,接着的密集音型处理成由急到缓,使深深的叹息转为内在的焦虑。大疏大密、大起大落,令人回肠荡气。乐曲入板之后,即作精细的刻画,着意于情,充份表达出一种欲言不言欲止不止的难以名状的心情。乐曲高潮处演奏得婉转凄楚而又含有内在的激情,这里的绰注之处,刻画入微,其中回转滑音和一处大吟委婉哀怨,极具匠心。
????《秋塞吟》是一首有着几个截然不同的标题、有着不同解释的琴曲。吴先生首先对乐曲的内容加以考察。从标题和全曲的音乐形象以及指法特点,确定乐曲内容是表现昭君离别家乡远行塞外,伤时感事的悲凉心情的。从而在演奏中,处处表现婉约之风。尤其多处运用了回转的滑音,一些重要的音用了大吟(即大幅度放动揉弦),而且有下行四个音的持续大吟,充满哀怨之情。缓慢的下行滑音,在演奏中被加以强调,更为凄楚动人。
????吴先生的演奏,又由于琴曲内容的需要而常常极为豪放,奔腾动荡,激昂慷慨。其中长有代表性的是《潇湘水云》。这首宋代著名琴家郭楚望的作品,数百年来为琴家所重,在流传中有极大发展。许多琴人杷它当作“水光云影”的风景描绘。根据史料的分析,吴先生和一些著名琴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曲怀念失去的北方国土的爱国主义作品。吴先生的演奏,揭示了乐曲所蕴含的深刻的内心忧虑,并且有力地表现了此曲所具有的激昂的报国信念和不屈的斗争意志。乐曲高潮如高呼、如长啸,铿锵有力,刚健凝重,民族气节得到充分的表达,撼人心弦。《渔歌》一曲常有人作柳子厚的《渔歌调》解,弹成文人对大自然的留连,对尘世的厌弃。吴先生则以高远厚重的气度,弹出自食其力、纯朴热情的渔父凌万里波涛、俯千秋历史的豪迈之心,没有丝毫低沉消极之气。至于吴先生打谱的《广陵散》、所创作的《胜利操》,更是有着一泻千里之势,豪放之极。
????尤其可贵者,吴先生的演奏又常由于内容的要求,溶婉约豪放于一曲。最为典型的是对《胡笳十八拍》的演奏。蔡文姬所深遭的不幸和她强烈的悲欢交织的情感以及她勇于生存的坚强气质,是《胡笳十八拍》原诗中所具有的。吴先生的演奏则更是一次着力的加工和渲染。乐曲一开始的空弦散板乐句就演奏得深沉凝重,宽广悠远,极具大漠黄云豪迈苍凉之势。在表现蔡文姬得以回归祖国却又要割舍子女,欣喜而又悲痛的复杂热切之情时,婉约与豪放则又交溶为一体了。
????得心应手 炉火纯青
????一个演奏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取决于他对音乐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取决于对演奏技巧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技巧与认识的结合,即所谓“得心应手”。“炉火纯青”是其最佳境界。吴先生五十年代录制的唱片及其后的一些录音,使我们得以认识到他的演奏艺术的这种境界。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