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儿童与青少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儿童与青少年.ppt

認識兒童與青少年 身心發展及其輔導策略 實踐大學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所 專任 師資培育中心兼任 張素貞助理教授 前言--社會變遷與教育 「頂克族」DINK雙薪 - Double Income不生小孩 - No Kids 碼表族或稱「時薪族」 歸巢族或稱「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NEET); 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 生育率降至1.3/對 隔代教養.家庭重組或單親 兒童與青少年之年齡 0至12歲者稱兒童 12-18歲者為青少年 可至20歲 發展 發展的意義:年齡→身心變化 生長乃是指隨著時間推展,量的增加;由細胞數目的增加、體積的增大,到器官、組織、整個個體的重量、體積變大。兒童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身高、體重、器官的體積均會增長,稱之為「生長」。 發育則指隨著時間推展,能力的成熟、增進;個人能力由簡單進步到複雜,不僅在生理上,心理行為也逐漸成熟。兒童器官功能及智能的變化、成熟,則稱為「發展」。 發展的通則 身心兩方面繼續改變的歷程 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 早期發展是後期發展之基礎 身體發展有共同模式 共同模式下仍有個別差異 連續歷程中呈現階段現象 身心需求的滿足是發展動力 發展任務 每個人在其生長的社會環境中都被期望著在生長階段表現適當的角色.實踐這種角色的發展歷程稱之為發展任務 在該階段完成這些工作—個體快樂且順利完成以後的任務 失敗—不快樂且妨礙以後的發展任務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海維格史特(R﹒J﹒Havighurst, 1953)在該大學研究人類發展時,首先提出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可視為發展成就標準。 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輔導的定義-1 輔導是針對一般受教育者, 遇到困難給予協 助進而了解自我發展潛能, 獲得更好的教 育。 所謂的「輔導」,按中國文獻的解釋,「輔」是助的意思,「導」是引; 而西方「輔導」的原文為Guidance,總括而言就是藉著引導來協助受輔者。 -2 一系列之專業性助人工作。 整體教育計畫中的一部份。 根據對象發展及需求為出發點。 協助個案充分利用自身及環境資源做出最明 智與有效的抉擇及行動。 輔導與其他助人的專業之關係 輔導的功能 三種主要功能 : a. 預防性。 b. 治療性。 c. 發展性。 行為輔導 …………….建立自主性的行為 輔導的類型(依不同標準) 一 依人數(方式)來分 : 1. 個別輔導(諮商) 2. 團體諮商 : a. 小團體 8~12人 b. 大團體 30~50人 二 依時間來分 : 1. 短期輔導 : 2~3 次, 一個月 2. 長期輔導 : 一個學期 3. 追蹤輔導 : 追蹤、停、再追蹤 三 依地點來分 : 1. 學校 2. 校外(社會) 3. 家庭 家庭訪問、輔導家長 四 依問題內容 性質 分 : 1.張老師分法 : a. 學業輔導 b. 生活輔導 c. 情感輔導 d. 人際交友輔導 e. 生涯輔導 f. 價值輔導 g. 自我了解 h. 其他 2. a. 生活輔導 b. 教育輔導 c. 職業輔導 五 依服務取向(助人專業): 1. 衡鑑服務(性向) 2. 資訊服務 3. 諮商服務 4. 諮詢服務 5. 定向服務 6. 安置服務 7. 延續服務 8. 研究服務 輔導的基本策略 關注 回饋 認知改變 行為練習 行為改變 角色扮演 示範作用 同儕輔導 家族治療 改變環境 自我管理 學齡兒童期 childhood 發展 / 兒童行為發展 發展/個體自有生命開始,身心整體變化的過程.含質和量 兒童行為發展/從出生到十二歲以前生理,心理與社會的成長 發展有年齡及經驗的因素.即生理的成熟及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兒童行為發展的各面向 動作發展 / 智力發展 認知發展 / 情緒發展 語言發展 / 創造力發展 遊戲發展 / 社會行為發展 道德行為發展 / 人格發展 兒童研究重要理論 發展任務 : Havighurst 成熟理論: George Stanley Hall / Arnold Gesell 行為理論--古典制約:巴夫洛夫./操作制約:斯肯納.桑代克/社會學習:班都拉/認知行為主義:Edward Tolman 心理動力論--心理分析論:佛洛伊德 Freud /心理社會發展論:艾力克遜 Erikson 認知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建構論/維高司基:人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發展-自然發展與文化發展來獲得知識/布魯納:發現式的學習/柯爾堡:兒童發展階段論 生態環境理論 --Bronfenbrenner 兒童期的輔導策略 欣賞孩子的獨特性,接納孩子的差異性,避免給孩子貼標籤。 多鼓勵、少責備。睜大眼看孩子的優點,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