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地理环境看徽商的兴起
姓名:唐慧娟 学号:1座机电话号码1 专业:08级世界史
摘要:对于徽商这样一个特殊商业群体来说,其本身的兴起或许有很多因素,但本文着重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讨徽商兴起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自然地理环境为徽商的兴起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并与人文地理环境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最终造就了徽商的兴盛和辉煌的历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地域性商人集团。
关键词:徽商;徽州;地理环境;兴起
徽商兴起的原因,不少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多山少地的生存环境、俭朴的生活、商业中的诚信以及徽商的好儒,但对徽商这样一个商业群体来说,决定性的因素不应该是这些,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徽商兴衰的根本原因呢?我认为离不开当时的地理环境,因为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相对不发达的时代,地理环境所起的作用比今天要大得多。地理环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方面的条件,也包括人文地理方面的条件。一般来说,自然环境的变化比较慢,而人文环境的变化往往相当迅速。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的徽商兴衰的地理环境属于历史时期的,是过去的,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地理环境代替,特别是那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人文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徽商的兴起所起的作用
(一)自然地理环境为徽商的兴起提供了可能性 1.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
徽商,一般指明清时代徽州府所属歙县、祁门、休宁、黟县、婺源(今属江西)、绩溪(今属宣城)六县商人,因隋唐年间曾在此置新安郡,故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为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这里山峦起伏,烟云缭绕,河流纵横,可耕地面积很少。素来的说法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也正如王安石所云“徽之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明嘉靖《徽州府志》记曰:“徽郡保界山谷,土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麦如虾,不宜稻梁。……田少而直昂,又生齿日益,庐舍坟墓不毛之地日多。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者,即废为河碛,不复成田。以故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明万历《歙志》又曰:“吾邑之不能不贾者,时也、势也、亦情也。……谚语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生 望 ,奈何不亟亟也”。明嘉靖年间徽州一村妇说得更明了:“吾郡在山谷,即富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因此,徽州的土地非常金贵,哪怕是巴掌大的一小块泥土,上面也要种上一棵包谷。由于没有成片的耕地,人们只能在上凹之间,艰难地寻找并开垦一些零星的田地,徽人称之为“薄土”。这些薄土一层一层积累而上,鱼鳞般狭小零碎,往往几十级田土还不足一亩。因为山高岭峻,难以蓄水,十天不下雨,就土地干裂,庄稼枯死;而一场暴雨之后,又山洪爆发,将粪土禾苗,冲得荡然无存。由此可见,从地域上看,徽州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农业不足以为生。
2.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引起的与日俱增的人口压力 另外,徽州的地理环境相对比较闭塞。据史料记载:徽州“东有大郭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用“州在万山之中”来形容最为形象妥帖。而屏嶂堡垒式的地理环境,一方面造成了徽州社会、文化、心理的闭塞与隔绝,另一方面又使其避免了封建社会无休止的战争与社会纷乱的侵扰,据史料记载,从秦汉至明清的近二千年时间里,仅有唐末黄巢农民军和地方上地主武装以及太平天国革命军和“官军”在这里发生过较为激烈的战斗,但时间也不长。它与中原大地连绵不绝的杀戮动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东南地区一块不可多得的乱世“桃园”,甚至有人认为,陶令笔下的“桃花源”的原型,就在徽州呢!
正因如此,从东汉末年到唐宋时期,中原士民或避战乱,或躲祸患,纷纷南下徽州,安家定居繁衍子孙,成批迁到这里来定居的大致有三次:一次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3),由于中原战乱频繁,人们纷纷避乱南迁,史称“永嘉南渡”,大约有十万人来到这个地区。第二次是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唐末的黄巢起义,在此期间,不少士族豪强率领家族乡党和佃客、部曲等迁入徽州,成为这里的“史迁祖”,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又有一部分官员、地主、黎民到此驻足。而经过三次大的人口南迁,使本来只供山越人生息的山村家园,不断的增加着人口,据叶显恩在《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中所提供的资料,南北朝大明八年 464年 ,徽州有3. 6万人;到了唐天宝元年 742年 ,就有24万多人,人口增加36. 5倍,再到北宋元丰三年 1080年 ,已有54. 2万多人,又比唐代增2. 2倍,到元至正27年 1367年 ,已有82. 4万多人,而到明万历六年 1578年 ,人口已达145. 2万多人,相对于耕地而言的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意味着人均耕地比重在大幅度下降。明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2.2亩,到了清代这种状况更为严重,清康熙年间1.9亩,清进士许承尧说:“盖新安居万山之中,土少人稠,非经营四方,绝无治生之策也”。据康熙《休宁县志》卷7《汪伟秦疏》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合历史课程教材,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doc
- 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安阳旅游.doc
-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共两课时).ppt
- 证明责任分配的主要依据发展与协调.doc
- 证明责任证明责任分配的主要依据的应用.doc
- 证券投资(09本科).ppt
- 证券投资分析作业片仔癀公司分析.doc
- 证券投资学的宏观分析.doc
- 证书服务与PKI应用.ppt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向)本科教学计划.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