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突变改造棒状链霉菌青霉素扩环酶.pdfVIP

定点突变改造棒状链霉菌青霉素扩环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点突变改造棒状链霉菌青霉素扩环酶.pdf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4l卷第8期 ~ 53一 季俊杰,张红梅.定点突变改造棒状链霉菌青霉素扩环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53—54 定点突变改造棒状链霉菌青霉素扩环酶 季俊杰 ,张红梅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ScDAOCS进行改造,得到3个突变体 Q166E、D28E、M73I,生物活性检测和比活力数 据表明2个突变体 D28E、M73I的催化活性提高,为7一ADCA的合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定点突变;青霉素扩环酶;棒状链霉菌 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8—0053—02 头孢菌素作为卢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切 1h,酶切产物转化E coliBL21(DE3),对得到的克隆进行 各种细菌感染。棒状链霉菌青霉素扩环酶 (Streptomycescla— DNA序列测序,筛选得到构建正确的突变体表达质粒。 vuligerusdeacetoxycephalosporinCsynthase,ScDAOCS)催化青 1.2.2 菌体的培养与青霉素扩环酶的诱导表达 突变体建 霉素中的五元噻唑环扩环生成六元噻嗪环,是实现生物法转 立以后,提取质粒转化至E.coliBI21中,将转化的克隆挑至 化青霉素、生产多种半合成头孢菌素中间体7一氨基一3一脱 3mLLB液体培养基 (kanamycin终浓度为50 g/mL),37℃、 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7一ADCA)的关键酶…。由于野生型青 220r/min摇床培养,培养至D60o =1.0左右时按照1%接种 霉素扩环酶的天然底物青霉素N不能大规模工业合成,而对 量转接至 10mLLB液体培养基 (kanamycin终浓度为 大量存在的青霉素G的转化活性又很低,我们利用定点突变 5O g/mE),37℃、220r/min摇床培养至 D鲫l =0.6—0.8 的方法对改酶进行改造,以提高其对青霉素G的催化活性。 时加入5 L100mg/mL的IPTG诱导 目的蛋白青霉素扩环酶 的表达,25℃、220r/rain摇床培养3h。 1 材料与方法 1.2.3 蛋白的SDS—PAGE检测 取适量蛋白溶液加入相 1.1 材料菌株质粒 当于其体积 1/5的6×蛋白上样buffer,沸水煮5min,进行上 大肠杆菌BL21(DE3)(E.coli),大肠杆菌ESS(E.coli), 样。浓缩过程电压为8V/cm,当染料前沿进入分离胶后,将 棒状链霉菌P1(S clavuligerus);pET—SC载体。PenicillinG 电压调至 15V/cm,电泳时间约为4h。用0.25%考马斯亮蓝 购 自Sigma—Aldrich,青霉素酶购 自Becton—Dickinson。 . R一250冰醋酸甲醇溶液染色 1h,用7%冰醋酸甲醇溶液脱 1.2 试验 方法 色过夜 。 1.2.1 定点突变 以构建好的野生型ScDAOCS的表达载体 1.2.4 生物活性测定(抑菌圈方法) 取出 10 的各反应 pET—SC为模板,设计均含有突变位点的、部分互补的突变 液点在孔内并在37℃培养过夜(平板正放)。青霉素酶被加 引物进行PCR。在 PCR产物中加入 1 DpnI酶,37℃酶 在LB培养基中以消除没有转化的青霉素G底物 J。

文档评论(0)

012luy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