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二第1单元《从军行》(其五).pptVIP

2014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二第1单元《从军行》(其五).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二第1单元《从军行》(其五).ppt

从军行七首(其五) 赏析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日色昏”三字, 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 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部队脚下所溅起的 “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 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部队报捷的喜讯。“夜 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 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 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 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部队将士乍 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 泣声,先头部队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 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部队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 敌的英雄概! 这首诗通过描写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和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 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补充…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 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部队急行军时的情景, 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 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 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 ”,以红旗来喻指军队。这两句都写部队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 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句 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然不说前军获胜 ,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尽?因为诗句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部队;“半卷” 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部队如湍急的铁流 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 紧接着。 《使至塞上》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可见其对仗之工,用字之确。 比较: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