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文选.ppt

中国历史文选 牧 誓 [今文尚书] 解題 《尚書》,我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彚編。相傳由孔子編選而成;但有些篇,如《堯典》、《禹貢》等,顯然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原稱爲《書》,到漢代改稱《尚書》,卽上代的書。 《尚書》的記録,上起傳說的堯舜,下訖春秋中葉的秦穆公,時間約相當於公元前的二千二百年到六百多年,按虞夏商周四代順序編輯。 解題 《尚書》的體例,傳統分成典、謨、訓、誥、誓、命六種,其實除《禹貢》似地理記而外,餘則概爲訓下和告上之詞,相當於後世帝王的詔令和臣僚的奏議。 主要內容也不外兩類,一是說要敬天法祖,二是說要討伐逆命,卽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它的大多數篇章,文字古雅,語言質樸,保存了商周二代,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將《尚書》記録同甲骨文、金文等相參證,對於我們研究奴隸制時代乃至封建初期的社會政治狀况,宗教、文化等觀念,都很有價值。 解題 《尚書》在西漢初已散佚。後由濟南伏勝傳授,存二十八篇,因爲用漢時通行文字隸書鈔寫,故名《今文尚書》。另相傳在漢武帝時,从孔子舊宅壁中得書,較《今文尚書》多十六篇,因爲用漢以前的古文字鈔寫,故名《古文尚書》,亦稱《逸書》,已佚,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對孔壁古文,歷代“古文經學家”以爲可信,清代“今文經學家”如魏源等疑爲僞造,成爲經今古文學争論問題之一。今傳《古文尚書》二十五篇和漢孔安國《尚書傳》,係東晉人梅賾所獻。唐初將《尚書》定爲封建王朝認可的“五經”之一,其中便包括晚出的二十五篇經傳。 解題 宋代學者吴棫、朱熹開始懷疑,經過明代梅鷟,清代閻若璩、惠棟等,相繼考證、辨僞,學術界已公認它是僞作。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僞《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引用時必須慎重對待。 歷代註解《尚書》的著作很多。清孫星衍采輯漢魏隋唐舊註,兼取清代學者王鳴盛、江聲、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撰成《尚書今古文注疏》,是《尚書》註釋本較完備的一種。 解題 《牧誓》,通行本《尚書》列入《周書》,居全書第十三篇,記述周武王起兵滅商,在牧野决戰前的誓辭。內容是訓示從征將領和聯盟部落,要知道爲甚麽伐紂,如何列陣攻擊,以及處理俘虜。一說是後人追記的作品。 課文第一段 時甲子[1]昧爽[2],王朝至于商郊牧野[3],乃誓。王左杖黃鉞[4],右秉白旄以麾[5]。曰:“逖矣,西土之人!”[6] ?[注釋] ?[參考譯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一段注釋 [1] 甲子:古人記日的干支之一。依周曆推算,是周武王卽位後十三年的二月五日。但據《史記·周本紀》,則是武王十一年。近年有從《淮南子·兵略》記載武王伐紂那年有哈雷彗星出現,推算此年卽公元前一O五七年,但尚待更早的資料証明。 [2] 昧爽:指天將明未明的時候。 [3] 牧野:牧,一作坶。古地名,在殷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原朝歌鎮南)以南七十里。 [4] 左杖黄鉞:杖,持;鉞,圓口大斧。謂:左手持着黄色的大斧,以象徴武王具有最髙軍事統帥的權力。 [5] 右秉白旄以麾:秉,拿着。旄,用旄牛尾繫於旗竿頂端;白旄,卽白色的旗。一說:白旄卽大白(帛),也卽旆,是商、周時王所拿的軍旗。麾,通摩,音揮,指揮之義。意謂:右手拿着白旗(或王旗)以指揮師旅諸侯。 [6] 逖矣,西土之人:逖,或作逷,遠的意思。西土是商、周地域相對的稱呼,泛指隨周武王征戰的西方各部族。這是對遠道從征諸部將士的慰勞語。 第一段參考譯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在这里進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铜制大斧,右手拿着白色指挥旗,说:“辛苦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 第二段課文 王曰:“嗟!我友邦冡君[7],御事[8]: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9]、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10]人。稱爾戈[11],比爾干[12],立爾矛,予其誓。” ?[注釋] ?[參考譯文] 第二段注釋 [7] 冡君:冡,大;冡君,卽友邦的大君。這是對各友邦首領的尊稱。 [8] 御事:御,治;御事,卽治事之臣。這是泛指下文司徒、司馬、司空諸臣而言。 [9] 司徒……百夫長:司徒,金文多作“司土”,周王室主管土地和人民的長官。司馬,周王室主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司空,金文都作“司工”,周王室主管工程的長官。亞,次;旅,眾。亞旅指職位低於卿的大夫、士等將官。師氏本是守衛的官員,這里指隨王出征的守衛官。千夫長、百夫長,據鄭玄說就是師帥、旅帥,周朝軍隊的基本單位是師旅。 [10] 庸、蜀、羌、髳、微、盧、彭、濮:都是西方古部族名。但在今何地,古今學者說法不一。(詳見課本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