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2006年ACCAHAESC指南看心房颤动治疗规范化与进展.ppt
从2006年ACC/AHA/ESC指南看心房颤动治疗规范化与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 岩 教授 心房颤动分类 治疗原则 首次发现房颤 无特殊情况下,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具有血栓危险因素者应该长期抗凝治疗; 如房颤持续存在,是否须恢复窦性心律应视病情而定; 可根据病情应用控制心率药物。 阵发性房颤 短暂发作且症状轻微者可不予特殊治疗; 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药物预防发作,首选氟卡尼、普洛帕酮或索他洛尔,无效时选择胺碘酮或多非力特; 药物预防无效时可选择左心房射频消融。 持续性房颤 经过复律的患者,可以使用药物维持(在复律之前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心率控制药物和抗凝治疗药物选择与阵发性房颤相同; 经药物治疗后仍然症状明显者可选择非药物治疗(包括心房消融、房室结消融或迷宫手术)。 抗栓治疗问题 除孤立性房颤均应抗栓治疗; 具有1项以上中危因素的患者建议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 低危者或口服抗凝药禁忌者推荐阿斯匹林81-325mg替代; 房扑抗凝治疗与房颤等同。 栓塞危险因素 抗栓治疗方案 华法令抗栓治疗效果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阿斯匹林疗效分析 抗栓随机试验中华法令效果分析 血小板双抗治疗是否更有前景? 维生素K拮抗剂可以减少AF患者卒中发生率; 但众多患者因其不稳定而选用阿斯匹林; 阿斯匹林疗效不够确切; 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可能效果更好; 缺乏临床研究证据。 ACTIVE研究 试验设计 具有卒中危险因素且不适应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 7554例随机分入氯吡格雷(75mg/d)阿斯匹林(75-100mg/d)和阿斯匹林(75-100mg/d)治疗组; 联合初级终点:卒中、MI、非CNS栓塞、心血管死亡; 平均观察3.6年。 结果 结 果 初步建议 维生素K拮抗剂仍应作为有危险因素房颤患者的首选治疗; 对不适应维生素K拮抗剂且具有卒中中高危险性的患者可选择双抗治疗; 对低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双抗治疗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新发房颤的治疗 复发性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复发性持续性房颤的治疗 永久性房颤的治疗 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窦律维持治疗 ARB在房颤治疗中的价值 心房颤动缺乏理想防治方法; 实验研究发现ARB可以改善心房重构; 某些临床研究也提示ARB可能预防房颤; 缺乏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证据。 GSSI-AF试验 试验设计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入选条件:窦性心律,近半年内至少有两次心电图记录的房颤或2周内作过心房转复的患者,同时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或左心室肥大; 随机分入缬沙坦治疗组(320mg/d,72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720例); 观察期1年; 初级终点:房颤首次再发时间和房颤复发率。 结果 结果 导管消融根治房颤疗效究竟如何 房颤根治缺乏确切方法; 传统的治疗还是以ADD为主; 近10年来,非ADD治疗发展迅速; 少数非随机或单中心研究提示导管消融效果优于ADD。 A4研究:初次尝试 试验设计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初次随机入选条件:至少对1种ADD产生抵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初级终点为入选后3-12个月AF不发作; 初次随机分组后3个月内经1-3次射频治疗或经调整ADD治疗后AF不发作者作为正式入组条件。初治失败者允许在3个月内交叉; 交叉情况:ADD治疗者37例(63%),射频治疗5例(9%,P=0.0001); 在初选的149例患者中112例最终入组,其中53例随机至射频组,59例随机至“新”或联合ADD组; 射频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必须完成肺静脉隔离,其它根据医生意愿决定。 结果 小结 房颤的治疗主要注重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率和预防卒中; 射频消融对阵发性房颤疗效明确,应该作为常规疗法之一; 对无卒中危险因素或低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不一定需要使用华法令,可以单独应用阿斯匹林治疗; 射频及ADD以外的治疗预防房颤发作证据尚不充分; ADD防治房颤不仅效果不佳,风险也不容忽视; 期待射频治疗进一步成熟,能获得有效根治持续性甚至永久性房颤的证据。 谢 谢 1年随访期间,射频组52例(89%)未发生AF,ADD 组仅13例(23%,P0.0001)。 * 首次发现 持续性 阵发性 永久性 糖尿病 LVEF≤35% 甲亢 人工瓣膜 心力衰竭 冠心病 瓣膜病 高血压 65-74岁 既往中风或TIA ≥75岁 女性 高度危险因素 中度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华法令 一个高危因素或一 个以上中危因素 阿斯匹林或华法令 一个中度危险因素 阿斯匹林 无危险因素 推荐方案 危险度 联合双抗组卒中发生率2.4%/年(296例), 阿斯匹林组3.3%/年(408例,P0.001)。 阵发性 无明显症状时 无须治疗 必要时抗凝治疗 持续性 接受永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