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结构楼房纠倾设计.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框架结构楼房纠倾设计.pdf

■建筑结构 福建建设科技 2012.No.5 33 某框架结构楼房纠倾设计 涂烨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 350025 [摘 要] 介绍某办公楼由于设计时地基基础处理不当,导致建筑整体结构 出现严重倾斜,存在安全隐患。为使办公楼恢 复正常使用,结合场地地质条件,采用水冲掏土迫降纠倾设计方案。 [关键词] 办公楼 纠倾 水冲掏土 Thedeviation rectificationdesignforframe——structurebuilding Abstract:Becausethedesigneradoptedunsuitablegroundand~undationtreatmentmethod,theoveraHstructureofthebuildingbecame leaningseriously.Soitisdangerous.Theschemeofforcedsettlementrectifyingdeviation.bywaterflushingdiggingwasemployedaftercon— cerningthegeologicsiteconditionforsakeofsafety. Keywords:building;rectifyingdeviation;waterflushingdigging 1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为二层框架结构,南北座 L 向,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建 “∞ oo 筑物长28.7m,宽 8.8m,高8.8m,总建 1 筑面积为465m ,其二层结构平面具图 1所示。整幢建筑物向北倾斜 ,东侧面 量 《r[‘…...一jI;jI; l 向北倾斜225.641mm,倾斜率2.564%, ::互…~I l l ; 西侧面向北倾斜 191.304mm,倾斜率 蓦 2.174%,倾斜率均超 出危房鉴定标准 \Illl’ l 值 ,严重影响该办公楼正常使用。 基 L ~ 8 l 8——— 2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钻探资料分析 ,本工 u 堂一 ——塑_ —L 程地基主要受力土层分为 6层 ,各土层 【 Ⅻ 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 l。 表 1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 直 剪 预制桩极限承 压缩模量 承载力特征值 载力标准值 土层编号及名称 厚度 天然密度 kPa 黏聚力 内摩擦角 E1—2 m S/cm3 fk qsik qpk C kPa 。 MPa kPa kPa kPa ①杂填土 1.8 1.75 10 2 80 25 , ②淤泥 14.3 1.52 7.04 3.3 1.37# 60 12 , ③淤泥夹细砂 5.5 1.66 l1.25 4.28 3.06# 65 25 , ④淤泥 23.7 1.52 7.40 3.3 1.37# 60 12 , ⑤中砂 5.5 1.8O O.0 15.0 10 170 80 6000 ⑥卵石 4.3 2.10 0 25 25 350 150 9000 备注: 为经验值, 为平均值, 变形模量。 3倾斜原因分析 有 14.3m的淤泥层,该淤泥层综合压缩模量 E 1.37MPa。 根据场地地质钻探资料 ,本工程基础埋置深度为 1.2m, 通过验算下卧层 ,得 P+P。 55.526+23.625 79.151 f 基础持力层为杂填土,且持力层厚度只有0.6m,持力层下 尚 76.875kPa,因此下卧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地基基础的设 计要求。另外,基础设计 中,X、Y方向条形基础的宽度不一 致,导致建筑物重心与基础形心不能重合 ,产生的整体弯矩致 作者简介:涂烨 1987一 ,女,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建筑修复加 固工 使建筑物整体倾斜。 作。 福建建设科技 2012.No.5 ●建筑结构 4纠倾设计与施工 4.3纠倾施 工要 求 4.1纠倾方案 的选择 4.3.1掏土引槽施工 建筑物的纠倾需考虑建筑物 自身上部结构、基础形式、场 引槽应设置在需迫降一侧,在保证引槽稳定的情况下尽 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常用的纠倾技术可分为迫降纠倾和 量靠近基础 ,当土体较差且无放坡空间时可以进行支护处理。 顶升纠倾两类。迫降纠倾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其中基底掏 引槽的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即人工与机械操作要求。引槽 土迫降纠倾法应用最为广泛。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经各方 的深度一般应低于基底0.5m,人工掏土时可以略深一点。 案比较后选择基底水冲掏土的迫降纠倾方案。 4.3.2迫降槽的施工 4.2纠倾设计要求 迫降槽成孔可采用人工掏土和水冲掏土相结合的方法, 掏土从沉降量小的一侧开始,逐渐过渡,依次进行;水冲 当人工掏土有困难时

文档评论(0)

5158746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