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夏季城市热岛演变特征及其健康影响
谈建国1郑有飞2郭常义3甄新蓉1袁东3
(1.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上海200135;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336)
摘要:通过对1975~2004年近30年上海市各区县夏季逐日最高温度的分析,揭示了上海夏季城
市热岛的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认为:上海夏季城区
和郊区各站点均表现出增温的趋势,但是增温趋势强度不一。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增温城区远大
于郊区。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表现出市中心区比近郊区和远郊区具有更多的高温日天数、更高
的极端最高气温、更长的高温持续时间。热浪期间超额死亡率的地区分布特征和城市热岛效应有
着密切联系,城市热岛强度指数越大,超额死亡率越高。热浪期间超额死亡数还与高温出现的范
围有关,即与高温人口暴露量有关。
关键词:城市热岛健康影响超额死亡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热岛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得
到人们的关注【1一。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由于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显著性,成为人们研究城
市气候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73年著名城市气候学家Oke[3】提出了城市热岛的概念,随后国外许多城市如
英国伦敦【4~、奥地利维也纳旧、捷克布拉格[-q、葡萄牙里斯本【8】、波兰L6dzt91、以色列特拉维夫【10】、希腊雅
典【11l、美国纽约、亚特兰大、休斯敦、凤凰城【12】等、墨西哥墨西哥城【13】、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4】、澳洲
的墨尔本、日本东京【l,,161、韩国首尔【171、新加坡Ji91等等城市都进行过热岛的研究。我国大规模的城市热岛
效应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例如,周淑贞等【19】对上海市热岛效应研究发现,冬季和夏季市区与郊区温
差强度分别达6.8℃和4.8C。杨德保等【20】对兰州城市气候与热岛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热岛使得城区年平均
气温升高约1℃:宋艳玲等【21】利用北京市近40年的气候资料研究发现北京热岛明显增强。张光智等【22】使用
北京及市郊地区共16个标准国家气候站的1961.2000年40年温度资料,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城市热岛特征及
其演变进行了研究,指出北京热岛效应一直稳定存在,秋冬季节热岛效应尤其显著。
许多的研究都表明热岛冬季要比夏季明显。在季风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以秋冬季最强,春夏季则较弱,
而且同一季节,也以夜间的热岛强度为最大f纠。因而以往针对城市热岛的研究大多只限于考察冬季或者年
平均温度状况【11,对于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则很少。除了气候变暖外,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也应该
是夏季高温加剧的重要原因。丁金才等f241、漆梁波【25】分别对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进行了初步
研究。郑祚芳等【蚓应用1998.2002年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揭示了城市热岛效应对高温强度有明显
的增温作用。
早在1972生lZBueehley等【271就提出了“热岛是否等于死亡之岛”并进行了研究。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
区和郊区人群热死亡也会有差异,尽管Clarke[28]70年代就注意到了城市结构对热死亡的影响,但是在这方面
的工作仍鲜有报道。夏季热岛效应的存在如何加剧城市高温的强度,进而又怎样对市区和郊区人群死亡产
生影响?本文对比分析1975~2004年近30年上海市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逐日最高气温,探索上海市城市
热岛年际变化和分布特征,分析城市不同区域(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热环境条件的差异,研究城
市中心区、近郊和远郊高温与超额死亡率分布的关系。
”。.2.资料与方法
上海市龙华(1998年后为徐家汇)、闵行、宝山、浦东(1997年前用川沙)、嘉定、崇明、南汇、金山、
”“科技部、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专项一世博园区小尺度环境气象观测与综合服务技术研究”(2006BAKl3805)、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影响作用的预测研究”、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
时空变化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CMATG2006M15)共同资助
515
站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气象局。热浪最为严重的1998年和2003年两年分区县逐日死亡数资料来源于上海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热岛强度的计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在以往的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表达热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