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16卷第 2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Vo1.16.No.2
2O04年 5月 SC皿NCESOFCONSERVAT10N AND ARCHAE0IDGY May,2O04
文章编号:1005—1538(2004)01 0051—14
· 论 坛 ·
从九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
钱俊龙,熊樱菲,潘小伦
(上海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上海200231)
摘要 :用科技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九种核心期刊,其中八种为考古类核心期刊,一种为物理类 (原子能科学技术
类)核心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考古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每种期刊均从创刊号起统计到2002年底止,共计976篇
论文。从逐年论文数统计 中发现,我国科技考古论文统计 曲线呈现三个平台,它印证 了我国科技考古的三个历史
发展阶段:即倡导期(1950—19r77),初步发展期(1978—1989),快速发展期 (1990—2002)。这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经
济、科技发展期所对应 。从按五大类科技方法统计发现,核技术方法共 360篇,占总数 36-8%;生物方法 130篇,占
总数 13.3%;物理和化学方法427篇,占总数的43.7%;地球物理方法 41篇,占总数的4.2%;计算机及其应用 18
篇,占总数的1-8%。统计表明,不少高新技术已在考古事业 中得到应用 ,核技术方法及物理和化学方法 占据了重
要的位置 。为了更完善地反映我国科技考古的全貌,需扩大统计调查期刊的数量。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核心期刊;科技考古
中图分类号 :K85;G305 文献标识码 :A
目总览”_2J。它们是:《考古》、《考古学报》、《文物》、
1 引 言
考《古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敦煌研究》、《中
中国的科技考古事业源远流长,早在 1950年 国历史文物》(原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江汉考
就有文献发表_lJ,到 2l世纪的今天 已进入快速发 古》、《核技术》。
展的阶段 。考古事业 的发展 .对弘扬 中华文化及 九种核心期刊发表 的有关科技考古文献 的统
中华民族精神 ,促进 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 计 ,均从该刊 的创刊号开始 .至 2O02年底止。下面
物质文明建设都有 巨大的作用 。为 了了解和总结 准备分4个部分进行分析讨论。
我 国科技考古的发展历史,我们试 图从 9种核心期
2 中国科技考古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刊 (其中8种为考古类核心期刊 ,1种为物理学和
原子能科技类核心期刊)发表 的文献进行统计及 2.1九种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考古论文统计
分析 ,以期能找 出我 国科技考古发展的概况及趋 九种核心期刊发表 的科技考古论文 ,包括文物
势,为促进我 国科技考古事业 的发展贡献一点力 保护、文物修复、古代工艺研究等均从创刊号统计到
量 。 2002年底。统计结果见表 1所示,其按方法学分类
九种核心期刊参照2001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要 统计见表 2。
表 1 九种核心期刊科技考古论文逐年统计
Table1 StatisticsonthenumberofpapersofscientificarchaeologyinninekiladsofCOlejoumalbyyear (篇)
收稿 日期 ;2003—08—08;修 回 日期 ;2003—10—21
作者简介 :钱俊龙 (194l一 ),男,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图书馆学专业 ,副编审,E—mail:qianjunlong@hotmail.c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