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泻心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姜泻心汤.ppt

生姜泻心汤 【原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 【方解】生姜泻心汤为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 生姜为君,开胃气、避秽浊、散水气。 干姜辛热,功兼内守;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二者 相伍,散中有宣,既能宣散水气,又能温补中州。 生姜、夏、芩、连合用,辛开苦降以和胃气; 干姜、参、枣、草合用,扶中温脾补虚,以运四旁。 【功效】和胃泄热,散水消痞 【主治】中虚热结,水食不化之证 主症:心下痞硬,按之不痛,胁下有水气,心烦,干噫食臭,肠鸣下利。 副症:苔白或黄滑腻,脉濡或弦,与半夏泻心汤证相似。 【临证思路】 现代临证,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胃功能紊乱,呕吐下利,嘈杂等,证属寒热互结而见有本方证者。 【医案】 (一)水饮食滞痞〔慢性胃炎) 胡某某,男性。患慢性胃炎,自觉心下有膨闷感,经年累月当饱食后嗳生食气,所谓“干噫食臭”;腹中常有走注之雷鸣声,形体瘦削,面少光泽。认为是胃机能衰弱,食物停滞,腐败产气,增大容积,所谓“心下痞硬”;胃中停水不去,有时下走肠间,所谓“腹中雷鸣”。以上种种见症,都符合仲景生姜泻心汤证。 因疏方予之:生姜12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黄连3克(忌用大量),半夏9克,大枣4枚(掌)。以水8盅,煎至4盅,去渣再煎,取2盅,分2次温服。……服一周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唯食欲不振,投以加味六君子汤,胃纳见佳。 按语:腹中雷鸣者,水饮下走肠间;干噫食臭者,饮食积滞胃脘。水饮、食滞结聚中焦,阻塞气机升降,而见心下痞硬。切合生姜泻心汤之证机,疏之即应。(岳美中医案) (二)水气痞案 潘某,女,49岁。主诉心下痞塞,噫气频作,呕吐酸苦,小便少而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肠鸣漉漉,饮食少思。望其人体质肥胖,面部浮肿,色青黄而不泽。视其心下隆起一包,按之不痛,抬手即起。舌苔带水,脉滑无力。辨为脾胃之气不和,以致升降失序,中挟水饮,而成水气之痞。气聚不散则心下隆起,然按之柔软无物,但气痞耳。 遵仲景之法为疏生姜泻心汤加茯苓:生姜12克,干姜3克,黄连6克,黄芩6克,党参9克,半夏10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茯苓20克。 连服8剂,则痞消大便成形而愈。(刘渡舟医案) 按语:据刘老经验:临床上凡见有心下痞塞,噫气,肠鸣便溏,胁下疼痛,或见面部、下肢浮肿、小便不利为甚,宜在本方中加茯苓利水为要。 (三)腹泻案 彭某,女,30岁,1965年8月26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泻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嗳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嗳气、纳差等症。 与生姜泻心汤:生姜12克,干姜3克,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大枣4枚。服1剂,腹泻,腹痛止。3剂病愈。(胡希恕医案) 按语:内有痼寒,卒加外感,内外相引,中阳不运,水饮内作,下注肠道,而致腹泻。与生姜泻心汤调和脾胃,宣散水饮,内外之邪随之而去,而泻止痛已。 (四)低热不退案 张某,男46岁,1992年4月8日就诊。诉低热月余,体温37.2-37.6℃之间,以上午为甚。伴见纳差,颜面潮红,腹中雷鸣,便溏,日3~4次,舌质红、苔黄腻,脉濡。久用清热利湿之剂无效。综观其症,有湿热内蕴之象又有脾虚内停之征。辨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水饮内停。治宜清热利湿、健脾和中。 方用:生姜、半夏、人参、黄连、黄芩各10g,干姜,炙甘草各6g,大枣6枚,水煎服3剂。 服后自觉纳香,体温37℃,大便日1次,呈糊状。继服3剂而愈。半月复查未复发。 * LOGO 【方药】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 * * 成年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