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二 中国近现代文明 第4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pptVIP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二 中国近现代文明 第4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二 中国近现代文明 第4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ppt

②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大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3)外交上: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近代化的中国外交。 (4)军事上: 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 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视角二 19世纪中期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例2]  (2012·浙江高考)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 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材料,甄别材料内容及相关信息。关键是抓住时间(1862年)、地点(上海)、媒介(上海新报)、内容(外国杂货)等信息进行思考。依据“外国杂货”的广告及其具体内容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拓展归纳] 1.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古代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这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从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从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某君等。 (2)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所代替。这表现在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提倡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由此发生了变化;同时近代西方婚葬习俗逐渐传入中国,中国的婚葬仪式逐渐简化。 (3)逐渐西方化,追求奢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吃西餐、穿西服、住洋房、乘汽车等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讲究奢侈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2.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及习俗变迁的四大因素 (1)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政治运动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近代戊戌变法的“断发易服”倡议、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革除陋习的法令,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4)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车、电灯、电报、电话、电影等先后传入中国,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演练 命题热点] 1.(2012·大连模拟)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 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 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先后三次达成协议——《齐价 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 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解析:选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民用企业。从材料看,两家外商航运企业之所以与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是为了避免“自杀性竞争”,也就是说招商局已经具备了与外商企业“两败俱伤”的实力,选择B项。 B 2.(2012·西安模拟)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 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 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 ‘用’。”这主要说明洋务派 (  ) 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解析:选  考查洋务运动思想。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腐朽,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 D 3.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 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干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准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 A.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 B.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解析:选  对电报、电话、电灯、洋楼的赞美,说明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接纳,故选B项。中国社会没有彻底改变,排除A项;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B 技能四 提升解答历史问题的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