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pdfVIP

木糖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29卷 第 3期 华 侨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oII29 No.3 2008年 7月 JournalofHuaqiao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Ju1.2008 文章编号: 1000—5013(2008)03—0383—04 木糖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 王晓霞,方柏山,李雯君 (华侨大学 工业生物技术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泉州,362021) 摘要: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方法,从休哈塔假丝酵母 (Candidashehatae)基因组 DNA扩增得到了木 糖还原酶(XyloseReductase,XR)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重组菌在诱导 6h时的XR表达量最大, 约为总蛋白的2O .实验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乳糖和异丙基一D一硫代半乳糖苷 (IPTG)对酶活性的影响,结 果表明,重组菌在以乳糖作为诱导剂时酶活最高为232.38t~kat·g一,以 IPTG作为诱导剂时酶活最高为 206.04/~kat·g . 关键词: 木糖还原酶;乳糖诱导;聚合酶链式反应;大肠杆菌;活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 TQ923;Q789 文献标识码: A 木糖醇 (戊五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中,它是人类在葡萄糖醛酸一木酮糖 循环代谢的中间体,在其他动物代谢中也有发现.木糖醇在食用后不消耗胰岛素l】],可作为糖尿病人的 营养剂,另它具有特殊的防龋功能,可作为儿童防龋食品的添加剂.木糖醇还具备类似甘油和其他多元 醇的许多优异特性,因而广泛用于国防、医药、化工、皮革、涂料、化妆品及食品行业等l2。].目前,国内外 工业规模生产木糖醇采用化学法催化加氢得到,工艺复杂、成本高、产量低.近来由于人们期望降低下游 加工成本,使微生物转化生产木糖醇受到广泛的重视.微生物转化法是利用微生物中的还原酶来生产木 糖醇,某些天然利用木糖的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木糖醇,但 由于木糖是碳源及能源物质,有相 当部分的木糖要转变为生物量,影响木糖醇得率的提高l-1].基因工程菌打破了原有的代谢途径_l3],可以 使木糖转化为木糖醇,又不会作为碳源及能源,因而不会产生相关代谢副产物.本文将休哈塔假丝酵母 (C shehataeCICC1766)中编码木糖还原酶(xR)的基因xr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高效表达,考察了诱导 时间对表达量的影响,及不同物质量浓度乳糖和异丙基一D一硫代半乳糖苷 (IPTG)作为诱导剂时对酶 活的影响,并对重组 E.coli发酵木糖产木糖醇做了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休哈塔假丝酵母C shehataeCICCl766(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E coliDH5a(福建厦 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彭宣宪教授惠赠),质粒 pET一22b(福建厦门亚热带生态研究所);E.coliBL21 (DE3)plysS(简写为E.coli,广东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aqTMDNA聚合酶以及限制性内切 酶NdeI和BamHI(TAKARA公司);T DNA连接酶(PR0MEGA公司);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和 质粒回收试剂盒 (OMEGAB10一TEK公司);GeneRulerTMLadderMix(广东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 司);还原型辅酶 I(NADH,AMRESCO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引物合成与测序 由北京奥科生物 技术有限公司完成. 1.2 实验方法 收稿 日期 : 2007——10—+08 作者简介: 王晓霞 (1981一),女;通信作者:方柏山(1957一),男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生化的研究.E mail:fangbs@hqu.edu.CIL 基金项 目: 福建省 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 目(C96068)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3期 王晓霞,等:木糖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