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强化练习: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VIP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强化练习: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强化练习: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选择题 1.(2011·肇庆市二模)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 A.三纲五常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实则考查了朱熹的思想主张。A项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B项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思想;D项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本题选C项,“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2.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答案] C [解析]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反映的是天地万物皆在心中,心即是理、是本源、是宇宙万物之本,A、D两项强调的是外在客观的自然景色,B项强调的是市井繁华,唯有C项突出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内在感受,所以选C项。 3.(2012·苏北四市)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这一言论(  )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求之于心而非也”体现的是心即是理的观点,这与陆九渊观点一致;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体现了独立思考的思想,所以①②④符合材料,但陆王心学没有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所以选B项。 4.(2011·湖北黄冈二模)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答案] B [解析] A项和C项是心学的观点,D项是理学的观点,都不是两者的共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极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两者的区别在于探究“理”的方法。 5.(2011·太原调研)“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④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背景的理解掌握,解题的关键是对“新”的分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占据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压抑摧残人性,于是引发了思想批判,而此时的西学东渐刚开始,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接受了科学技术上的知识,但是在思想上的影响甚微。排除带③的选项。 6.(2012·辽宁锦州模拟)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了李贽承认人的吃穿等自然正当需求和人自私的天性,反对理学的泯灭人性的虚假说教,体现了尊重人性的本质特征。B、D两项明显错误;人文主义在尊重人性的同时,更加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7.(2011·北京宣武)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答案] C [解析] 题中提到的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主张“为天下之心……谓之法”,选C项。 8.(2012·广东汕头调研)“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答案] D [解析] “以救世也”也就是君子之为学在于明道救世,解决现实问题,而非研究诗文,钻研文字。 9.(2013·邯郸)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