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言之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pdf

无言之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 唐燕飞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1) 摘要: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有过深刻 者见智。近人周汝昌先生则认为:“只是”意即“止是”、“仅是”。 的分析与总结。都指出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 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如按此理解,则末句就有哀叹 旨这一重要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上的未定性与 感伤之意了。 意义空白,以及读者对空白的艺术感知能力来分析中国古代 又如李商隐有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 诗歌的意境。 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空白 未定性 蓝田臼暖玉生烟。此情iT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诗亦 真亦梦,若即若离,读之令人低凹不已却义难明所以,唐以下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理论 诗家对它的解释,也都是各持已说,莫衷一是,诗人到底是凭 何谓意境?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 吊早天的恋情。感伤流逝的青春,还是嗟叹未酬的壮志,抑或 境”。这是用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界定意 聚散的无常?诗作蕴藉缠绵.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 境。也有人从典型化角度将意境表述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 空灵而又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与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 三、读者的审美想象——对空白的艺术感知能力 实际上。中国卉代的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有过很深 诗歌中不确定的,作为空白、空无,需要读者去丰富、充实 刻的分析与总结,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故诗有三义:· 的部分。也即足所谓“言所不追,笔固知止”部分,含有空白与 日兴,二日比,三日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 未定性的意境在读者的阅读复现中产生了以下特点。 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十之以风 一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具有间接的不确定的具象性,必 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l】 须借助读者的审美想象。有些名句,很难说出作者的具体所 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无极之所乃非字面所在.有 指.然而诗歌叶I那些未到极点的含蓄蕴籍的描绘,正欲追求达 余之意常在空白之中。刘勰认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21 到顶点的阅读效果.但能否实现这种效果只能取决于接受主 强调诗文余味曲包的含蓄之美。司空图也引用戴叙伦的话说: 体在何种程度上“激活”诗歌中的审美构素,在何种程度上填 “诗家之景,如蓝田口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叮置于眉睫之前 补意境中的意义空白。 也。”f31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 我们试读自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 中”的诗歌理论。 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诗一向以“老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进一步对诗歌意境进行阐述, 妪都解”而著称,而这一首诗若念给老妇人听,她一定会不知 他评价唐人之诗:“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所云——非仡非雾,如梦似云.简直令人费解。而在有艺术想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町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 象力的读者眼里。他可能认为此诗写的是日夜渴慕的意中 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4l 人,忽而出现,但只是惊鸿一瞥,留下无限怅惘;也可能认为 这些文论家对诗歌意境的诠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不约 此诗写的是诗人的愁恨事,经常萦于脑际。浮在眼前,虽已过 而同地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