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区域教育信息化.doc
创新区域教育信息化
促进教育均衡大公平
[摘要]创新均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关键词]区域 信息化 教育 均衡 公平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均积极地按照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总要求,精密围绕“教育均衡发展”,认真学习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积极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基础,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重点落实“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快速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结合今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务必要积极创新,合理顶层设计、良好搭建平台、有效分步实施、加强系统培训,有力促使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切实为区域均衡教育贡献核心力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大力实施信息化教育技术,促使区域教育同步发展,实现均衡。
1、规划信息化框架,让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一并齐步发展。
自196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以来,一直延续至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才规定“不得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几十年的时间里,重点学校以及期间的“示范学校”很受百姓追捧,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地方诸多政策的倾斜,为此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条件包括信息化条件远好于其他一般学校,更远远超前于乡村学校。
要实现均衡教育,在统筹规划今天区域信息化教育技术时,务必要着力做好顶层设计,要切实要让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一并建设、齐步发展。过去的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可能信息化条件优越,一般学校信息化条件平平,乡村学校信息化条件落后,为此要切实去实施全面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突出开展“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三通两平台”的统一规划、分头建设、衔接一致、统筹推进。
2、搭建信息化平台,让课堂教学、互动自学灵活选择运用。
今天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更需要用信息化的方法去处理各项事宜,教与学也不例外。看全球信息化,当前信息技术更新很快,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美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发展的计划,100%的学校与互联网连通;英国实施“学习网格计划”,学校、图书馆、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共同搭建服务于全民的在线教育资源;日本2010年发布《教育信息化指南》,从学习、使用、提高教师指导能力等9个方面推进信息化运用;韩国2011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投资20亿美元开发电子教科书、教师再培训、建立云网络,宣布到2015年所有学校的纸质课本将被电子课本取代。
信息化技术博大精深,其能力甚大。建设信息化硬件设施与基本条件是基础,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要让所有中小学网络宽带校园全覆盖(如接入带宽达到10M以上),所有教学点配备基本视频接入设备,要让所有学校实现校校、班班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建设“优质资源班班通”,要加快整合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以及优质网络课程和实验系统、虚拟实验室等,有效搭建资源平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所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切实完善学校“班班通”资源库。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要切实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切实让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实施实名制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远程互动。建设“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要逐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等信息入库,积极整合学科课程教学资源。
3、创新信息化工具,让课程教研、继续教育可视远程进行。
在建设信息化硬件设施与基本条件的同时,要切实规划、有力搭建灵活方便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相关学校、相关研发机构应积极创新开发母课资源、翻转课堂、微课堂以及云教学,形成有效地虚拟资源,一方面尽可能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均能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多方远程交流沟通,竭力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信息化技术的极力辅助;另一方面积极促使教师之间课程教研活动、教师能力提升、学生互动自学、家长学生互助探究等有利于教与学的活动能有效地借用信息化技术并积极开展。
4、实施信息化扶持,让乡村学校、偏远学校基本条件均衡。
当前,乡村学校、偏远学校在信息化教育技术方面相对薄弱的事实摆在眼前,应切实有效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竭力去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快速实现县域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促使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形成。
按照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将薄弱学校信息化基本条件全面改善,城乡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