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节 列强入侵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挑战真题 人民版.doc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节 列强入侵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挑战真题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节 列强入侵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挑战真题 人民版.doc

列强入侵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2010·新课标全国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中日双方的不同记载,说明了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2.(2010·江苏)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地图上“威海卫”“清舰队”“日舰队”等可知,该战役是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A说法正确;B说法显然与题干无关;邓世昌壮烈殉国于黄海大战,C说法错误;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的是丰岛海战,D说法错误。 【答案】A 3.(2009·广东文科基础)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答案】A 4.(2009·江苏)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由此列强取得在华驻军权,B正确。 【答案】B 5.(2008·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解答本题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项。 【答案】C 6.(2008·海南)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干支纪年法这一常识性的历史问题。依据题干中所给出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再结合1894年为甲午年,1901年为辛丑年来推断出1900年为庚子年。 【答案】B - 1 - 用心 爱心 专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