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误差探讨.pdf
维普资讯
第 2l卷 第 1期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V .21No.1
2008年 3月 出版 P】日 ICALE=jP【ERIME rOFCOLLEGE M81. 20o8
文章编号 :1007—2934{2008}01—0046—03
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误差探讨
高 畅 徐家坤
(武汉科技学院,武汉 ,430073)
摘 要 本文对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实验的原理和仪器做了简要介绍,并着重对该
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比热容 ;牛顿冷却定律;热电偶 ;误差
中图分类号:o4—33 文献标识码:A
1 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简介
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是应用牛顿冷却定律,以某种已知的金属样品比热容为标准
去测量待测金属的比热容n】。测量表达武如下:
ml。ldt2 mlt2
‘ m2dt1 ‘m2t1
已知标准金属样品的比热容为 c。,质量 m。;待测样品的比热容为 c:,质量为 m:,假
定定温 0恒定而样 品的温度改变值相同,只要测量两种金属样品下降同样 的温度所需时
间 #、:就可以求出待测的金属材料的比热 c:。
本实验装置由加热仪和测试仪组成。
加热仪的加热装置可通过调节手轮 自由
升降。被测样品安放在有较大容量的防
风圆筒即样品室内的底座上,当加热装置
向下移动到底后,对被测样 品进行加热,
样品需要降温对则将加热装置 向上移走,
让样 品在样 品室(防风筒)内自然冷却。
测量样品温度采用钢一康铜做成的 图1DH4603型冷却法金属比热窖测量仪
热电偶(其热电势约为0.0410mV/~C),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热端处于样品
室的底座上,插入被测样品内的小孔中与待测样品直接充分接触。在较小的温差范围内,
热电偶的电动势近似为 E=C(T一 ),式中 为热端 (样品)的温度 , 为冷端 (冰水混
收稿 日期:2007—02—21
· ·— — 46 —··—
维普资讯
合物)的温度 ,c为温差系数。将热电偶带有测量扁叉的一端接到测试仪的 “输入”端,由
数字电压表显示的 mV数即可换算成对应待测温度值 。
2 实验误差探讨 、
2.1 室温 的变化,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
根据测量原理 ,要求样品周围空气的温度不变,即 恒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
某样品,如铜,需测量其温度从 102~C下降到98(i所用的时间。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进行直
接测量的次数为5≤N≤10,而每次测量为了让样品的温度均匀稳定,一般将样品加热到
150℃,然后移走加热装置,盖上防风盖让样品在防风筒内冷却,当样品温度降至 102℃开
始计时,降至98℃停止计时。从样品开始冷却到计时停止大概需要4—5分钟,而同一样
品要反复多次测量,显然样品室内的空气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肯定是上升的。如果一个
样品测完后接着测另一样品,如铁 ,则测量铁时室温变为 ,且 ,因此对测量式进行
修正为:
, 、a
旦 (由牛顿冷却定律推导而来,可见参考文献[1])
。:: 。。
IT,/2 ‘l\J — u,
, ,丌 n,、a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在 自然冷却的情况下a为一常数,且a1,即 — 1,所 以样
k1一 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测定气态硫化氢方法研究.pdf
- 交联法固定化米曲霉菌体光学拆分DL-色氨酸的研究.pdf
- 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应用.pdf
- 产_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分离筛选.pdf
- 产_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pdf
- 产氨短杆菌与枯草杆菌发酵产肌苷比较试验.pdf
- 人工接种乳酸菌对泡菜感官品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pdf
- 介质阻挡放电击穿场强影响因素的研究.pdf
- 从广西糖业循环经济进程试论我国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pdf
- 从稻草生化浆新技术瞻望非木材制浆的前景_下_.pdf
- 国际形势教育在高中课程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精益生产在服装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防火卷帘门施工方案.docx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化与老年人生活需求动态调整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实验课数字化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投入度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特殊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与个性化教学策略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