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doc

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大厂中学 阮绍伟 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好差,直接关系到学生通过思维获取数学知识。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呢?下面我就谈谈在新课改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些体会。 1.活动内容的选择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这样可以以点代面,以线成串;其次是善于把握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教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中,我首先抓住《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推导这个重点,因为它是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在教学的设计中,着重做了两件事:第一,设置五个问题(①向东走5米,再继续向东走3米;②向西走5米,再继续向西走3米;③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④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3米;⑤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问最后停留在哪里?)展开探讨,编织教学活动线条;第二,利用多媒体动画作现场演示。这样把抽象的数学法则直观地演示出来,学生对法则理解就很容易理解。 又如:在《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探究1》的教学中,我抓住商品进价、商品售价、商品利润和商品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的设计中我首先布置学生到商场进行了解商家所标的价格,商家的进货价格,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对商品的进价、售价有了一定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算出商家卖出这样一件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由此构建一组学生的活动程序,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了充分准备。 2.活动情境的创设 从静止的平面教案到立体的课堂活动,首先要把握好活动情境的创设这个控制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动脑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一、设制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活动情境。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思考,积极回答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绝对值》的教学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只小狗和一只小兔分别站在一巨型数轴上,小狗分别立在和两点,小兔站在那点,你能知道它们分别距原点多远吗?小狗与小狗,小狗与小兔之间的距离多远?从而,激发学生迫切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 又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小学中,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学生很自然的回答出,紧接着我又说: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呢?学生积极思考,迫切需要知道,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设计实验操作,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 在进行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情境,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实验—猜想—验证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等式的性质》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设置了这样一个实验: (1)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盘分别放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一个钩码,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3)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放一个与在左盘放的相同的钩码,这时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猜想,再用具体数字来进行验证。 活动时学生的手脑并用,得到了动作思维的训练。我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和概括抽象,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数学思维的能力。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经过自己实验得出的数学结论往往理解得比较深刻,掌握也比较牢靠。 第三、利用学生经历的事实,构建轻松愉快的活动情境。 学生经历过的一些事实,脑子里有着比较深的印象。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如果我们能把握机会,从这里去寻找启发,勾起学生的回忆,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看一段幼儿园小朋友玩跷跷板游戏的录像,其中一个片段是两个体重相同的小朋友玩得很开心的,而另一片段是两个体重差别很大的小朋友却不能进行游戏,然后问学生不能进行游戏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容易的回答说是体重不同。这时我抓住时机问:体重相同的我们可以用等式来表示,那么,体重不同的呢?学生回答说:用大于或小于来表示。从而引出不等式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每人写出五个不等式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如果只是从一些式子去引入,学生会感觉单调,觉得学了无用。但这样一来学生就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从而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去。 3.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调控 活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必须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来选择。例如:在进行《等式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时,我把学生分为六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