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38课时
陈涉世家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领会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2.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
3.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4.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特有的固定形式。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
A.词义和用法:
项燕为楚将 大将,名词
上使外将兵 率领,动词
公将鼓之 将要,副词
以数谏故 因为,连词
杀之以应陈涉 虚词“来”,连词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把,介词
祭以尉首〔用,拿,介词〕
B.成分省略情况:
①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主语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土气)衰,三(鼓)而(士气)竭。谓语 主语 谓语 主语
③扶苏以数谏(上)故,上使(之)外将兵。宾语宾语
④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宾语 介词
由以上4个例句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句子是常见的,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为最多。理解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
三.课堂总结(略)
第39—40课时
唐雎不辱使命教目标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1.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然后正音正字。弗fú?雎jū 怫fú 跣xi?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o 挠náo 谕yù.同学反复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第二部分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第三部分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课下可搜集一些。
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教学过程?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四、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
- 2015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教案.doc
-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doc
-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
-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Readind教学设计[1].doc
-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_及各单元目的要求[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