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命题角度预测:考点 4 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边疆开发 命题角度3.docVIP

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命题角度预测:考点 4 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边疆开发 命题角度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命题角度预测:考点 4 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边疆开发 命题角度3.doc

命题角度3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1.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责力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 )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考场错解]B、D [学优高考网专家把脉] 学生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本题所述现象教材中没有直接交代,但考生可以根据相关知识作出判断。实际上,题目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涉及到民族关系,也只有C项与北周相隔时间最近。 [对症下药]C2. )对长城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是( ) ①它保障了我国北方农业的安全和生产 ②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③修筑长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 ④长城起到了隔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考场错解]A [学优高考网专家把脉]学生对长城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长城修建的起因是匈奴不断南下骚扰中原,影响了中原及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而成的,是统治者对人民剥削和压迫的见证之一;但它不能阻碍中华民族的融合和交往,民族融合是民族之间自然的交流,因此可排除④。 [对症下药]B 3. )下列对文成公主人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唐与吐蕃结成“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的盟约 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考场错解]B[学优高考网专家把脉]“和亲”自古就是中央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汉朝有昭君出塞,唐朝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等,这些事迹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很高的评价,对和谐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题考查考生对唐与吐蕃关系的认识。A、B两项与文成公主入藏无直接关系,不是其直接影响;D项说法错误,唐朝未行使对西藏的管辖权。 [对症下药]C4. 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考场错解] A、D [学优高考网专家把脉] 考生对澶渊之盟的背景缺乏理解和认识。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逼近东京。宋辽澶州之战时,宋军射死了辽军统帅,大挫辽军锐气,宋真宗又到达澶州前线,宋军士气更大振。辽方有所惧怕,提出议和要求,宋真宗接受,才订立和约。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军;双方各守边界。史称澶渊之盟。从以上背景可以看出,A、C、D三项不符合史实。 [对症下药] B 5.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有 ( ) ①既有战争,也有议和 ②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场错解]B [学优高考网专家把脉] 一个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一个时期的特征,要注意概括和比较。本题考查考生对宋元时期民族特征的概括和理解。①表现在宋夏、宋辽、宋金之间的关系方面;②表现在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元朝的统一方面;③是总体特征;④表现在回族的形成上。 [对症下药]D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须注意认真读题审题,准确理解题意和题目的要求,按要求作答:其次要注重教材中的相关叙述,注意区分相类似的知识点,防止混淆;第三要正确认识民族之间的关系,认清其本质和主流,学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用一定的理论去指导解题,做到史论结合。 考场思维训练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宋夏、宋金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 ) A.宋朝都要纳“岁币” B.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C.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 ( .) A.汉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封建化过程 D.内迁杂居的过程3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列各项中,最能印证这一点的是 ( ) A.郑成 B.戚继光抗倭 C.元朝的统一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4 西汉是第一个与少数民族“和亲”的王朝,刘氏帝王多次将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历次“和亲”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解除了战争的威胁,阻止了匈奴的南下 B.使汉与匈奴建立了长期而稳固的友好关系 C.增强了中原与北部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D.为两汉建立和巩固在西域的统治奠定了基础5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下列人物,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