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油发动机有望全面采用压电式喷射阀【荐】.doc
汽油发动机有望全面采用压电式喷射阀
[2006-3-27]
2月28日开始的第76届日内瓦车展(76th International Geneva Motor Show、公众开放日:2006年3月2日~12日)的新闻日已经开始了。笔者在上周的快报中,对雷克萨斯“LS460”的安全技术作了猜测,而此次笔者关注的则是新一代直喷发动机的亮相。
在降低汽车燃油费技术方面,最近混合动力车和柴油车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欧洲,普遍认为柴油车可明显降低燃耗。继日趋普及的柴油车之后,近一年中欧美厂商相继宣布进军日本先行一步的混合动力车领域。然而,就是在人们普遍认为汽油车只能通过混合动力的方式提高燃效的现在,有两家公司推出了被称作第3代直喷汽油发动机的“Spray Guided直喷”发动力。
Spray Guided直喷与通过理论混合比运转的Stoicheiometric直喷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有降低燃油费的空间。但是,为了使燃料成层化充分燃烧,就需要微细喷射量的控制力、高压力和多次燃料喷射等。因此,这两大公司在柴油发动机上均采用了压电式喷射阀。
与螺线管式喷射阀相比,压电式喷射阀具有反映灵敏、控制自由度高的优点,缺点是成本较高。如果是一辆成本数千万日元的大型柴油卡车,发动机成本就有可能降低,可以说,正因为奔驰品牌的4门轿车“CL350”是高级轿车,戴姆勒·克莱斯勒才能够采用压电式喷射阀。
乘用车的汽油发动机原本是为降低成本而制造的。汽车厂商很清楚:采用直喷发动机,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而且,稀薄燃烧发动机所需要的N0x吸藏还元触媒的价格也相当高,这是也门槛之一。因此,现在还不能断言压电式喷射阀将来肯定会应用于所有车型之中。除非采用螺线管式可以实现和压电式喷射阀一样的喷雾性能。
尽管如此,虽说新直喷发动机在自燃和火花点火的燃烧方式有所差别,但喷射阀和燃烧室的形状等正渐渐靠近柴油发动机。喷射压力为20MPa(200标准大气压),达早期直喷发动机的好几倍。如果汽油发动机能够实现和柴油发动机一样的进步的话,我想压电式喷射阀全面取代螺线管式就为期不远了。
继电子技术在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和悬架等
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国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
(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已部分取代传统液
压动力转向(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Ⅲ】s)。电
动助力转向已成为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 。
EPS用电动机直接提供助力,助力太小由电控单元
(ECU)控制。它能节约燃料,提高主动安全性,且有
利于环保,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
所以一经出现就受到高度重视。国外汽车公司对EPS
的研究已经有2o多年的历史,但是以前一直没有取得
大的进展,其主要原因是EPS的成本太高。近几年来,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幅度降低EPS的成本已成为
可能,加上EPS具有一系列优点,使得它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青睐。
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发展概况
电动助力转向最先应用在日本的微型轿车上。
1988年2月日本铃术公司首次在其Cervo车上装备
EPS[
, 随后还用在了其Alto车上。在此之后,电动助
力转向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得到迅速发展。日本的大发
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美国的
Delphi汽车系统公司、TRW公司,德国的zF公司,都
相继研制出各自的EPS。比如:大发汽车公司在其Mi.
m车上装备了EPS,三菱汽车公司则在其Minica车上
装备了EPS_1 ;本田汽车公司的Aec~rd车目前已经选
装EPS,S2000轿车的动力转向也将倾向于选择EPS[ ;
Delphi汽车系统公司已经为大众的Polo、欧宝的318i
以及菲亚特的eunto开发出EPS[ 。
TRW从1998年开始,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
财力用于EPS的开发。他们最初针对客车开发出转向
柱助力式EPS,如今小齿轮助力式EPS开发也已获成
功。1999年3月,他们的EPS已经装备在轿车上,如
Ford Fiesta和Mazda 323F等 J。Mercedes—Benz和
Signets Autoraotive两大公司共同投资6 500万英镑用于
开发EPS,他们的目标是到2(3O2年装车,年产3(30万
套,成为全球EPS制造商。他们计划开发出适用于汽
收稿日期:2000-f7-~
作者简介:林逸(1953一)、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维普资讯 /
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第3期
车前桥负荷超过1 200kg的EPS
为EPS的装备目标
因此货车也将可能成 2.2 E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