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学案.doc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学案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 闫烈宏
【大成目标】(3分钟)
【使用说明】
新课教学,一课时;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查阅相关史料,探究学习。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政治建设的基石
1、筹备: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 的胜利发展。
时间:1949.3 地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①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②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共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 。
③确定党的总任务: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
地点: 。
内容: ①规定国旗、首都和国歌、国名;
②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③选举产生新的 。
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成立:开国大典,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意义:
①结束了 的历史,使中国成为 的国家。
② 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 。
④中国历史进入 。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背景:
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 和 。
结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插图,完成下图:
宪法的性质: 。
它的颁行,开创了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由于全国人大一届会议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会议指出为了巩固发展 , 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提出了“ ”的方针,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定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分布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的局面。
3、 规定,国内各民族 ,实行 。
使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
4、1954年通过的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 。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分为 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权限行使 。
5、1958年 先后成立,1965年, 也正式成立
6、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实现了 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 和 。
合作探究一: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材料: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