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以善小而不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毋以善小而不为.doc

毋以善小而不为 定海五中八(5)班 张馨尹 摘要:在现代工作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好人好事,也充斥着一些不道德的现象,究竟法律、道德、爱心孰重孰轻,众说纷纭,但是我们需要的良知,不应只从付出方角度体现,更应得到受帮者的行动支持,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爱心在哪里跌倒,就能从哪里站起。 关键字:爱心、搀扶、扶危济困 1、引言—爱心伤不起 某网站最近做了一项关于看到老人跌倒路人是否会搀扶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883人中,44%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搀扶老人”,38%的网友选择了“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甚至有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这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这关。” 这位网友的话虽然朴实却真诚,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并不是内心不愿意帮,之所以不敢伸出援手,是怕“惹祸上身”。人们为何会置“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于不顾呢?这又不得不从天津“彭宇案”判决结果说起。 2009年10月21日上午,许云鹤开车至天津红桥区红旗路附近时,看见一位老人跨越路中央的护栏后倒地受伤,于是下车给予帮助。没想到却被认定是肇事者。事后,法院作出判决,认为王老太跨越中心隔离护栏属违法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云鹤被判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法院的判决理由是:车主许云鹤发现王老太时只有四五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王老太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因为天津“许云鹤案”与2007年南京“彭宇案”类似,于是被网友称为“天津彭宇案”。 2、法律和道德 法律是国家运行的准则,爱心或者道德是人文生活的潜规则,美德都被人赞颂,但可能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法律上合理的事情可能是生活中被人唾弃的不齿行为。诚然,司法活动不应被舆论左右,道德审判也不能取代法律裁决,但司法活动如果偏离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轨道,显然与国家设立司法制度的初衷相悖。“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院判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可在上述事件中,人们看不到所发生的事实,也找不到所依据的法律。判决中清楚写着老太太违法穿越,凭什么只让车主承担后果?这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在社会上肯定会造成不良影响,以后谁还敢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由此我想到了最近舟山发生的几起类似事件:八旬老人清晨散步时迎面摔倒,此时正遇上班高峰,旁边围了一群人,却无人伸出援助之手;六旬老人菜市场突然呼吸急促,好几个摊主都眼睁睁地看着老人倒地,无人站出来扶一把……类似事情实在太多太多,遇到困难的人不同,相同的是所有的旁观者都选择了袖手旁观,保持沉默。 法律和道德的取舍是个永恒的话题,能做到真善美的人往往负担了更多,甚至会得到以德报怨的结果。 但沙砾里也有珍珠。2012年3月24日,吴妙凤在定海环城西路街道上扫地,却看见路中央躺着一个人,身旁倒着一辆电动车。听别人说,老大爷是被三轮车撞倒的,肇事者逃走了。吴妙凤走过去一看,老人大概有70多岁,眼睛紧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没一个人上前去扶老人。“不要去。要是有什么事,就拽着你说是你碰倒的……”见吴妙凤想去扶老人,人群中的好心人赶忙提醒。吴妙凤虽然害怕,但看着老人的惨状,她还是扶起老人并拨打了120。当这件事传开后,网友亲切地称呼吴妙凤为“舟山最美清洁工”。 在一件件令人心寒的事情之后,吴妙凤伸出的援手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还存在着正义,人的道德良知并没有完全泯灭。在现实生活中,做了好事反而被诬告的事情的确有,但我们应该看到,与每天发生的数以万计的好人好事相比,这些事仅是个别的。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助人为乐传统美德的民族。几千年来,“推己及人”、“与善仁”、“守望相助”、“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国民精神的基石。这些传统美德不会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过时,更不会因为偶尔出现的“救人反被人讹”而褪色。 从“最美大妈”薛明秀伸手接住不慎从四楼窗户坠下的84岁高龄的老人,到“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接住10楼坠落的2岁女童,再到“撑伞仙女”暴雨中为行乞的残疾大爷撑伞而淋湿自己半边身子。无数具有正义感的人让我们明白,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社会仍然充满着阳光和正气,无私帮助别人的人终究会得到公众的称颂和敬重。 3、毋以善小而不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一次次从灾难中走出,灾区人民获得了来自全国的援助,不仅是物资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这种支持给了他们继续生活的动力。中华传统美德越发坚韧和顽强,它如一棵常青树一样扎根于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思想文化沃土中,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