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卷。 (选择题 共3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3分) A.公姥mǔ 愆期(qiān) 肆业 惠风和畅 B.三匝(zhā) 冯虚御风(píng) 笙箫 没精打彩 C.咥笑(xì) 蓊蓊郁郁(wěng) 蓦然 放浪形骸 D.桂棹(zhào) 溘然长逝(kè) 峥嵘 陨身不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一年多来,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铺张”,针对这些社会反映强烈的现象,全党上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激浊扬清树新风,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 C.《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作品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作者以自己的父母为原形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D.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因而心里“颇不宁静”。 B.余额宝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前年6月发行的一款互联网货币基金,到去年2月底,其投资者总人数已经突破8100万人次。 C.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D.记者从2014年9月出台的教育部高考招生新政中了解到,高考的考试科目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也将有所调整。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 。 , 。 , 。 。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①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②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 ③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 ④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 ⑤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⑥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⑥③⑤④①② 二、 (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小题。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ndas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