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理学总结【荐】.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生理学总结【荐】.doc

一 概述 机体功能与环境 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 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大部分体液约2/3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还有1/3存在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 由于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这样一个稳定而特殊的环境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生理学现象称之为稳态。 机体功能的调节 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一种调节形式,它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体液调节机体内某种特定的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某些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运送到特殊的靶组织、细胞,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对把组织细胞活动进行的调节。 自身调节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器官、细胞的功能自动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2)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是的结构基础,也叫反射通路,由5部分组成 二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有时也称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机制:细胞内外K+的不均衡分布和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是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保持极化状态的基础。静息状态下,膜内的K+浓度远高于膜外,且此时膜对的K+通透性高,结果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但带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膜而留在膜内。故随着K+的移出,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当K+外移造成的电场力足以对抗K+继续外移时,膜内外不再有的K+净移动,此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即为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是的K+平衡电位,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致。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的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细胞受到刺激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膜外高浓度的Na+在膜内负电位的吸引下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迅速内流,结果造成膜内负电位迅速降低。由于膜外Na+具有较高的浓度势能,当膜电位减小到0时仍可继续内移转为正电位直至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内移为至,此时的电位即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Na+的平衡电位 细胞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在体内条件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3)阈值、阈电位和锋电位值 阈值: 阈电位: 锋电位值: 锋电位(spike potential):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三 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血量及血液的基本组成 机体内的血液总量,是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简称血量。 成年畜禽血量约为体重的5-9%,幼年时可达10%。猪、犬血量平均为体重的5-9%,牛、羊、猫为6%-7%,马、鸡为8%-9%。 总血量可分为: 循环血量:循环系统中流动的部分, 储备血量:滞留于肝、脾、肺和皮下血窦、毛细血管网和静脉内流动很慢的血量。 机体血量相对恒定,一次急性失血达到血量的20%以上,则明显影响生命活动。30%以上则危及生命。 血液由也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成分有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氧和二氧化碳等(血浆由水和溶质组成,溶质有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无机盐、非蛋白氮、不含氮的有机物) (2)、血液的理化性质 ①血色与血味:血液呈红色,因为含有血红蛋白,动脉血含氧多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暗红色,血浆因含少量胆红素淡黄色。有腥味因含挥发性脂肪酸,有咸味因含氯化钠。 ②相对密度:(血液比重)全血一般在1.040-1.075,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和血浆的容积之比,比值越高相对密度大。红细胞相对密度一般在0.070-0.090主要取决于所含血红蛋白浓度,浓度越大相对密度越大。血浆相对密度一般在1.024-1.031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浓度。 ③粘滞性: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摩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黏着的特性。全血一般比水大4.5-6.0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及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浆的黏度比水大1.5-2.5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浓度。 ④血浆的渗透压:促使纯水或低浓度的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约771.0kpa(约7.6个大气压)。晶体渗透压约占99.5%约767.5kpa,主要来自溶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80%来自Na+和Cl-。胶体渗透压主要是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占

文档评论(0)

ai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