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oc

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oc

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尚晶 刘沧山 赵昊 (1. 云南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2;2. 西南林业大学 党委,云南 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024) 摘要:近些年来,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现象较为突出,这严重影响了该市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也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本文通过调查该市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深入探讨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稳定该市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关键词: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对策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更是培养人才的母机,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 普洱市拥有云南省最大的行政区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少数民族人口多且居住分散,集中办学、中小学校点收缩后,村学校教师向乡镇学校流动、乡镇学校教师向县城学校流动,大量优质农村教师被“挖”到城里学校。城里中小学学校良性循环越办越好,农村的学校则不幸陷入恶性循环,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与城里学校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配置越来越不均衡,农村地区的学生存在“有学上”的条件,却无“上好学”的基础。 本研究选择云南省普洱市的四区县(思茅区倚象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共7所农村公立中小学的7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访谈以及问卷分析,了解该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非良性流动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 本文研究的教师流动现象属于教师的不合理的内部流动,这种现象是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以及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职业流动,是以牺牲一方利益成全另一方为代价的。表现为在职教师单向性地从农村中学向城里中学流动,而新的准入教师在数量、学历、能力、水平上都难以填补留下来的空缺,使得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处于萎缩、不稳定的状态,非常不利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一、普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 普洱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不理想,出现大量优秀教师流动现象。 (一)该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不合理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师对收入待遇不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当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有点不稳定占43%,非常不稳定的比例是17%。 该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存在新教师补充难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学校的工作条件及工资待遇与城里学校差别很大,对在职教师以及师范毕业生缺少吸引力,教师的补充力量多为代课或支教教师,但从调查结果显示,有22.7%的教师认为支教教师对缓解师资缺乏方面是没有作用的。这是因为支教教师存在流动性很强的特点,学生刚刚适应了一个老师,很快支教期限满了要离开,这无疑给学生心理一个很大的冲击和心理落差。 该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城里的教师相比,存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民族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会讲民族语言的教师比例偏低,难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需要,中小学部分教师教学和师德水平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师资培训有待加强。 教师数量不能与教学要求和学生数量相匹配,从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师数量与教学要求和学生数量匹配农村的好老师流向发达地区有点严重严重,已成为普遍现象享受学校同等的发展平台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还需完善加强管理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1- 75. [2]宋志方.关于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 6期. [3] 程凤春.对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4]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 2010-201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域实施 本文是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沧山教授主持的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招标课题“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立项编号:GZB1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尚晶(1986—),女,汉族,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刘沧山(1960—),男,汉族,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赵昊(1983—),男,彝族,云南文山人,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民族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