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攀科技创新高峰的领军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攀科技创新高峰的领军人.doc

永攀科技创新高峰的领军人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孙美英 2006年8月3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孙美英,与包起帆一起共事20多年了。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永攀科技创新高峰的领军人》。 今年5月,国际发明界最权威的展会之一——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拉开了序幕。展览吸引了四、五十万人次参观,来自世界各国参展的发明家也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这是一场世界级发明项目的盛宴,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成果的比拼。5月9日,决定性的时刻到了,500多项发明成果将在这一天决出雌雄。这一天,我们上港集团的干部职工们也是全神贯注,翘首等待。在巴黎颁奖现场,在铜奖、银奖宣布后,会场突然静了下来,大家知道,下面即将揭晓金奖,全场的目光一起聚焦在主席台上。国际发明展览会主席郑重地开始宣布本届发明展览会的金奖名单。当“包起帆,中国”第一次在会场响起时,全场响起了掌声。然而,令所有与会者料想不到的是:“包起帆,中国”这一声音在颁奖仪式上竟然重复了四次!世界各地发明家的目光由羡慕,变成了惊异、最后露出了敬佩,伴随着一次比一次热烈的掌声,伴随着现场“中国、中国”的欢呼,包起帆一次又一次走上领奖台,一人捧得了4枚熠熠闪光的发明展览会金奖!在历来由国际权威人士组成、以严格著称的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105年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的参展成果能够在一届展览会中独得4枚金奖。喜讯传来,码头沸腾了,公司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我们为包起帆感到光荣,为码头工人感到骄傲,为中国工人感到自豪! 其实,包起帆对大家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已经是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二十多年来,他连续获得4届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就作为全国先进典型,在中南海举行了报告会。全国总工会、交通部、中共上海市委先后发出了向包起帆同志学习的决定。簇拥的鲜花,纷至沓来的荣誉,全国各地雪片般的报告邀请函……作为一个工人发明家,包起帆拥有了许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辉煌。但是,包起帆却没有因此停步,他一直在为着创新的理想而阔步前行! 1996年,包起帆同志调任龙吴港务公司当经理。龙吴公司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单位,码头在黄浦江上游,货船从长江口到龙吴码头要逆水上行6个小时,很多船公司担心成本太高,而不愿将船靠泊在那里。有时候,码头两三天也等不来一条船,最长的一次一个星期没有一条大船。而一天的空耗成本就是30多万啊。包起帆来了!消息传到公司的1000多名职工那里,厚望者有之,观望者有之。其实,无论是职工还是包起帆本人,心中都清楚,这一切的背后是:搞发明创造的“抓斗大王”,搞经营管理、抓市场开拓,行吗?包起帆的回答铿锵有力:创新,是我们龙吴公司唯一的出路! 于是,他和班子成员们把目标瞄准了小件杂货的集装箱化和散货的专业化革新。大家知道,外贸运输集装箱化早已风行国际航运界。由于当时的客观原因,我们龙吴码头却无法承揽外贸集装箱业务。而那时国内贸易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散货模式和小件杂货模式。中国是个大市场,江河湖海,内需旺盛,中国为什么不能有内贸集装箱运输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想法一提出,立刻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包起帆和他的同事们心中明白:这一创新是空前的,所面临的困难同样是空前的。熟悉码头运输的人都知道,就像飞机运输起码需要两个机场一样,集装箱运输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港口才能开设运输航线,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具有集装箱装卸的设备和人才。但这些条件当时都不具备,要突破,谈何容易! 包起帆就是这样一个人:越有困难,他越不信邪,困难越大,他越有一种挑战的冲动。方案一出台,他就开始四处奔波,去努力争取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又不知多少次,去费心寻找船公司、货主和码头的合作,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交通部和港航单位的支持下,1996年12月15日,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在上海、在龙吴码头,正式开通了!当年的星星之火,今天已呈燎原之势:2005年,我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已遍布全国40多个港口,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我们龙吴码头的年吞吐量也从250万吨跃升到2177万吨,企业效益显著提升。生意火了,企业活了,同行们服了,工人们笑了! 但包起帆没有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的目标始终是下一个。2001年,包起帆担任了上海港务局分管技术的副局长,2003年改制后担任我们集团公司副总裁。他又在思考:进入新世纪,上海的港口建设和管理如何由机械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迈进。这是一个成者生、败者死的严峻关口!上海港能否在这方面走在世界港口的前列,不仅关系到上海港的未来和发展,更关系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成败。此时,包起帆的眼光牢牢定格在了高科技的创新上。他在磨剑,2006年5月,他终于亮剑,挑开了巴黎发明展览会的大门。 上海作

文档评论(0)

zhaoj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