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沐浴人文光辉,提高语文素养.doc
沐浴人文光辉,提高语文素养
兴华中学 曾庆红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充满人性关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广泛积累知识,养育丰富的情感,陶冶美好的心灵,确立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完善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关键词:人文 审美 情感 主体意识 创新 个性 人格 语文素养
新的时代,是呼唤理解、沟通、包容、合作和创新的时代。人情味和人文精神显得尤为宝贵,学校教育更应关注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人”的情感态度与人生观。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培养人的精神世界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浸润人文精神。只有让学生沐浴人文的光辉,才能激发学习热情,感悟人情人性,思考人生真谛,养育高尚情操,从而自然而然地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让学生沐浴人文光辉,提高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吸取文化精髓,奠定人文底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而作为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应该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积累古诗名句,阅读文学作品,认识人物形象,感受文学语言,才能从中“取其精华”,融化为自己人格的底蕴。
首先,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就能从中感受汉语言的优秀,汉民族的伟大。通过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热情;通过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学生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就会加强;通过背诵“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修身……诗文名句记忆于学生的头脑里,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化为学生人格的底蕴,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少人物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也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的知错就改,坦率真诚;海伦·凯勒的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居里夫人的甘于寂寞,献身科学……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会肃然起敬,从而慢慢地受到人格的熏陶。
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理论性的文章,也会使学生理性地接受道德教育。《说谦虚》引导学生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谈骨气》教育学生如何保持自己的气节,《谈生命》使学生懂得热爱人生,珍惜生命……这些文章,直接地告诉学生如何为人处事,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通过背诵默记,阅读理解,欣赏评价,课内与课外结合,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便能吸取文学作品中人文的精华,文化的精髓,从而奠定自己的人文底蕴,为提高语文素养做好准备。
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丰富情感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正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感情麻木,心如止水,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都与我们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的。
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目光,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从文学教育中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理的启迪。这种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也无不影响文本阅读的效果。所以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
其实,青少年学生的内心是汹涌的大海,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喧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详发哲理,或抒情言志,都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味教材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人性美,使学生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品味美的语言,提高审美的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手段,可采用朗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SheWalksinBeauty她走路很优美.pptx VIP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基于超级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并行计算课程教学探索.docx VIP
- 桥牌自然约定卡.docx VIP
- GB55002-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年度镇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恋爱的犀牛》话剧剧本.doc VIP
- 宠物社交平台宠物服务行业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docx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Web服务渗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一单元第1课体育与健康概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