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痛苦美在何处?.doc
痛苦美在何处?
——雕《拉奥孔》
人类学系 余兆冰 综观西方的艺术发展历程,我喜于举出其雕塑艺术较之于中国的书法艺术。二者可以说是东西方两大独立的创源,西方的雕塑艺术突出之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印证了崇尚典范模式的时代精神风格——即追求纯美感经验的美学标准,艺术基本上是需要屈服于美的标准之下,艺术的存在就是为了表达美,所以艺术手法需要表现人内心庄严宏伟、高雅崇敬的心灵情感,与对美的事物如理想的人体写实表达。在这种雕塑艺术的创作理念影响下,几乎在好一段时间内泛盖和领衔知道西方所有的艺术创作和评价准则,视为风范,但这种浪潮实质发源于古希腊,即使在后期的罗马帝国以彻底的武力征服了希腊,使艺术中心一度由希腊迁移至罗马首都,但时至今日漫步于意大利的街头,乃至教堂、广场、博物馆等地以所见的众多雕塑艺术为例,都会让人深深的感受到罗马帝国实质上扮演着一个古希腊文化的被征服者。虽然未至于完全一成不变的因循旧习,但是很明显罗马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的绝对是一脉相承,尤其以雕塑艺术为甚。
古希腊的艺术传统是对完美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表现于艺术,实践人生的精神向往。假使是人间最莫大、最难以忍受的痛苦,都需要用最高雅的美去表达人这种灵魂与情感,在绝望的苦痛中都能选取一个美的角度与瞬间,用雕塑的方式永恒的铭刻着这种痛苦的美,美于此刻可以说是超越人的一切情感而能永恒的被感知其存在的。当中在并举表达极端的痛苦和庄严肃穆的美感,尤以古希腊的“希腊化时代”的著名杰作——《拉奥孔》为此种艺术的崇高精荟所在。在古希腊众多传世的雕塑艺术中,被誉为是最经典的雕塑杰作之一。
对比起一般的古希腊雕塑,人物雕塑一般要比真实的人体大一倍甚或更多,以显得宏伟。但相反的是,现藏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的这座《拉奥孔》的大理石群雕,连底座大概仅仅高约1.84米,这座群雕相对于其它雕塑显得不起眼。但这座创作作于公元前一世纪的群雕于1506年经过考古发掘在罗马提图斯浴场遗址附近出土发现时,引来当时极强烈的震撼和轰动,尤其以米开朗琪罗为甚,他说这是古典艺术的典范而对之赞叹不已,有传其亲自修复雕塑中拉奥孔缺失的右手,甚至有人认为现存的群雕根本就是米开朗琪罗本人仿古之作。由此可见米开朗琪罗对此着迷和热爱。然而据考证都普遍认为作者是罗德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多罗斯、阿塔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共同创作完成,有可能与罗马诗人弗吉尔史诗名著《伊力特》中关于拉奥孔的故事都共同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关于特洛伊战争中木马屠城记的故事大概至今都是引人津津乐道的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告诫人们因美色祸国、误信敌人诈降导致灭国之灾,甚至于这历史九年多的激烈詹孔中所展示的战争残酷、男性将士勇敢、力的美感以及战争智能等元素有糅杂与银幕之上。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关于卡奥孔的故事却一直静穆和悲壮的存留在大理石雕像和纸上史诗,并没有做多大的渲染,大概是由于这种美是以极端的痛苦和毁灭告终,致使人们难以接受如这样悲剧再动态的呈现于人前。
《拉奥孔》的文本故事来源于古希腊关于特洛伊的神话传说,在斯巴达和特洛伊历时九年的战役中,由雅典娜等众神庇佑的斯巴达人为夺回美女海伦却一直久攻不下,最后由俄底休斯想出木马藏士兵之计诈降攻城,而当中就是特洛伊的祭司和预言家拉奥孔看出了端倪,警告特洛伊人千万不可以把木马拖入城中以招灭国之恨,此举引来斯巴达人的保护神雅典娜的愤怒,认为拉奥孔是违背了众神消灭特洛伊的意志,这个人神冲突的悲剧最后结束于当拉奥孔用一匹牛献祭海神之时,雅典娜遣来了两条巨蟒从忒涅多斯岛方向直奔而来,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紧紧的缠住,用毒液浸透了他们父子的身躯,直到活活缠死。
《拉奥孔》群雕正是撷取了如此一个瞬间的片段情境,但这雕塑留给人的却是永恒痛苦的意象:雕塑写实的透过主体人物拉奥孔的雀替部分所呈现的极端绷紧扭曲以至于经络的肌肉状态、全身神经、血管爆裂,动作的两极化显示出极端的痛苦的挣扎,在五官表达上则以额上的数不尽的皱纹、弯曲不已仿佛满是汗水的胡子和头发、令人不敢直视五官。左侧的儿子力图挣扎却只能绝望的看着父亲临终前的痛苦表情,右侧的儿子仿佛是最先宣布死亡降临于上天的引手上天,毒蛇头位于雕塑显眼的中间位置,大口吞噬着拉奥孔臀部的凶残态势让人自然而然的做出回避的目光。整个群雕显示的是死亡总体的降临于三父子,宣示出死亡的无可回避。死亡前毫无用处的最后挣扎、阴沉、恐慌与紧张的而气氛,让人屏息以至于惨烈不安。然而这个瞬间的艺术撷取却使痛苦带进了永恒,时至今日将千百年前的神话传说透过一个画面的选取却能活生生的呈现于眼前,让人么在想象中重新重组出整个神话,在想象中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感受这种痛苦。
从艺术手法上,无疑《拉奥孔》是一个很典型的“希腊化时代”的雕塑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