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ppt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四) “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 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 2王独清《再谭诗》 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的交错。 3、早期象征派 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 李金发 《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多远取喻”,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格调奇异的象征体诗歌,被称为“诗怪”,1923年初春在柏林完成《微雨》和《食客与凶年》的诗稿,同年秋天又写了《为幸福而歌》。40年代后期,几次出任外交官员,远在国外,后移居美国纽约,1976年病逝于美国纽约长岛寓所。 波德莱尔《恶之花》 恶之为花,其色艳而冷,其香浓而远,其态俏而诡,其格高而幽。它绽开在地狱的边缘。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突出了三大主题:死、梦幻、爱情。 梦幻和爱情,又是象征派逃避“生”之痛苦的避风港。 《恶之花》(1857)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波德莱尔描写丑和丑恶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认为丑中有美。与浪漫派认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优美的观点相反,他主张“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可厌恶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为的,善也是人为的;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的中心一样。他认为应该写丑,从中“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波德莱尔在描绘人的精神状态时往往运用丑恶的意象。 创新之二在于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在诗歌中表现青年的这种心态,是别开生面的。浪漫派诗歌表现爱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独、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层意识方面仅仅是开始。波德莱尔从更高的意义上来理解忧郁,他认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忧郁是《恶之花》要表达的最强音。从整部诗集来看,诗人写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压抑处境。忧郁像魔鬼一样纠缠着诗人。忱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而产生的病态情感,也反映了小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命运不济,寻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悲观绝望的心境,正如诗集初版时广告的说明和评论所说的:《恶之花》 “在于勾画现代青年的精神骚动史”,“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三人,选取其中一首诗歌进行讨论,形成口头评论大纲,最后展示,一人朗诵诗歌,一人口头评论,一人列好评论大纲。最后算团体分。 评分:朗诵5分,评论(内容、结构、语言、艺术特色)20分,提纲5分。 苍白的钟声 苍白的 钟声 衰腐的 朦胧 疏散 玲珑 荒凉的 蒙蒙的 谷中 ——衰草 千重 万重—— 听 永远的 荒唐的 古钟 听 千声 万声 古钟 飘散 在水波之皎皎 古钟 飘散 在灰绿的 白杨之梢 古钟 飘散 在风声之萧萧 ——月影 逍遥 逍遥—— 古钟 飘散 在白云之飘飘 一缕 一缕 的 腥香 水滨 枯草 荒径的 近旁 ——先年的悲哀 永久的 憧憬 新觞—— 听 一声 一声的 荒凉 从古钟 飘荡 飘荡 不知哪里 朦胧之乡 苍白的钟声 1、这首诗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诗行排列独特:词语间隔排列,词与词之间留出空白。与钟声的断续相通,达到视觉和听觉的沟通,和谐一体,形成音乐美和建筑美的完美结合。 2、诗歌体现了哪些艺术特色? A象征。苍白的、荒唐的、荒凉的、辛酸的钟声象征古老民族的历史的声音。 B颓废的美感。在游子思乡的情绪里,诗歌的情感基调是衰腐、荒唐、颓败,形成诗歌“颓废美”的审美追求。 C诗歌充满暗示,诗歌风格朦胧。 落花 我愿透着寂静的朦胧 薄淡的浮纱 细听着淅淅的细雨寂寂的在檐上激打 遥对着远远吹来的空虚中的嘘叹的声音 意识着一片一片的坠下的轻轻的白色的落花 落花掩住了藓苔 幽径 石块 沉沙 落花吹送来白色的幽梦到寂静的人家 落花倚着细雨的纤纤的柔腕虚虚的落下 落花印在我们唇上接吻的余香 啊 不要惊醒了她 啊 不要惊醒了她 不要惊醒了落花 任她孤独的飘荡 飘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