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初至嘉靖的杂剧创作.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明初至嘉靖的杂剧创作.doc

第六章 明初至嘉靖的杂剧创作 第一节 朱有燉(音炖) 一、朱有燉是明杂剧作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最多产;枢纽;成就冠冕于全明。 二、朱有燉是朱元璋的孙子。31种杂剧。或改正前编,或自生新意,或因物生辞,或寓言警世,歌唱太平,或传奇近世密异。 三、创作背景:中国戏曲史上,皇室参加剧本创作的以明代最为突出,而朱有燉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朱有燉写作的原因一是因为明初皇室内部斗争尖锐,二是皇室对戏曲的爱好。朱元璋非常喜欢《琵琶记》,以为如“山珍海味,贵富家不可无”。各番王都有自己的戏班。 四、朱有燉的思想:三教皆同,不可不敬。 儒教“正纲常,明人伦,使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天地万物,以位以育,祖述于尧舜,宪章乎文武,其有功于天下后世也大矣”;道教“使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清净无为,恬淡寡欲,其有补于世教也大矣”;佛教“弃华而就实,背假以归真,由力行而造于安行,由自利而至于利彼,其为生民之所归依者中矣”。儒教仍是最基本的。 五、朱有燉的创作: 1、《曲江池》:改编石君宝旧作。创意,痛感旧作仅“供欢献笑而已”;改编,A、将“只要小姐许小生做一程伴”,改为一开始就要“另买房舍,拣择良辰,备办财礼,以娶归室,诚所愿也。”,只是因为鸨母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才未能,使男女主人公没有了道德的缺陷。B、增加了嫖客刘员外的下场。C、改变了父子拒不相任的情节。侧重,从元杂剧对激情的侧重转变为对道德操守的侧重上。 2、《继母大贤》:改编《蝴蝶梦》,彰显母兄道德。 3、《踏雪寻梅》:写李白唤歌伎,遭到孟浩然的痛斥,并与之绝交。 六、价值(艺术成就): 1、剧作语言能够因情节、人物而加以恰如其分的使用,其间最突出的是唱词的朴素、真切和生动。 2、“探子报告”是元杂剧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朱有燉用的得心应手,熟稔而灵活。 3、朱有燉在演唱体制上的变化更加明显,除独唱,还有双唱、众唱、接唱、轮唱等。 4、凸现一种自娱的性质。 第二节 康海、王九思的剧作 一、生平:康海、王九思是朱有燉之后明代杂剧史上的重要作家。二人是同乡好友和亲家。弘治朝进士,前七子,北曲,因刘谨遭贬。康海《中山狼》《王兰卿》,王九思《中山狼院本》《沽酒游春》。(院本:指民间散乐戏班所用的脚本,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之后,保留在北方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 二、康海、王九思的新信息: 1、作品的寓言性。康海《中山狼》取材于无名氏小说《中山狼传》:信奉墨家学说的迂腐先生东郭,在中山用书囊挽救了一只被赵简子追杀的恶狼,恶狼获救后,反要吃掉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只好求救于老树和老牛,没有得到救援,最后在老农的的帮助下,才杀死的恶狼。 这部作品一般被认为是在隐射李梦阳:刘谨专权时,李梦阳代人草疏弹劾,被下狱。刘谨欲置之死地。李梦阳在狱中不得已向康海求教。康海利用自己与刘谨是老乡的关系,向刘谨求情,刘谨也一直想笼络康海而不得,因此,很容易答应了康海的请求。但当刘谨失事后,康海却而被牵连。没有得到李梦阳的救助,反而打击王九思。 《中山狼》以“忘恩兽”的忘恩负义为主线,极具辛辣的讽刺特色,是一出具有鲜明寓言色彩的戏剧。以逼真的艺术形象,巧妙的戏剧冲突,深刻地揭示了中山狼狡诈凶残而贪婪忘本的本性,同时也讥讽了东郭先生的迂腐懦弱和不辩善恶,给人以深刻的教诲和深刻的启迪。 2、杂剧对个人感受的关注。王九思的《杜子美沽酒游春》,即是借前代诗人书写自己的积愤。剧本写杜甫在曲江池沽酒游春,又和岑参同时登上慈恩寺,同时往湄坡泛舟,饮酒,圣旨宣杜甫回朝任翰林学士。但杜甫委婉的辞谢了。对于剧中批评、嘲骂的李林甫、扬国忠、和贾婆婆,前人一般人物是分别影射李梦阳、扬庭和和贾南坞。 剧本或骂世,或感慨,曲辞豪迈爽朗,但又失典雅;情节与冲突让位于抒怀谴兴,其关注点已经不在戏剧本身,而在内心郁积的抒发。 3、对节烈的关注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康海的《王兰卿真烈传》拒真实事实搬演:歌伎王兰卿与举人于鹏相爱。于鹏参加会试时,王兰卿拒不接客;于鹏作官后,明媒正取王兰卿;于鹏赴任后,王兰卿独守空房,殷勤侍奉老夫人;于鹏因父丧回家决意仕进,夫妻厮守;于鹏死后,王兰卿不肯再嫁;富家郎千方百计要娶王兰卿,王兰卿暗中服下毒药,仍然为大妇把盏,毒发而亡;王兰卿与于鹏同时升天成仙。 剧本突出王兰卿注重妇道,渴望“做一个三从四德好人妻”,他不怕独守空房,只想孝顺公婆,只想做良人眷属。 4、在曲辞上常常能够与元人相颉颃,使人看到北曲的复兴迹象。 第三节 冯惟敏的剧作 冯惟敏科举未能成功,但并失望,原因有二:向往闲适;痛心于父亲的经历。 《不伏老》写宋梁颢八十二岁考中状元,是戏曲史上第一部科举题材的作品。全剧五折,三写考试,二写落第;冯惟敏虽然感叹时乖运阻,但对科举本身并没有批评,甚至有一份赞扬;第一折对考场气氛,考生生活都做了空前的写真。 【科举题材:八部作品,其中

文档评论(0)

zhaox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