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知识2014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知识201410.doc

经络知识201410 经络基本知识(摘抄) 所谓经络,是一个“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系统。运行血气,营养周身,所以“经络者可以决死生,调虚实,不可以不通”。 经络的组成 经络包括了经脉与络脉,经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奇经八脉。 络可分为十五络脉,浮络,孙络,十二皮部等。 经:十二经脉: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手三阳--手明阳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足明阳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络:十五络脉  浮络  孙络  十二皮部 (发上摘自蔡洪光编著《实用经络点穴疗法》 ) 网络全身的1 4条经络 中医学把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命力(气)和营养(血)结合起来称之为“气血(生命能量)”。这种生命能量以内脏为起点,左右对称伸向全身的通路叫做“经络”。 其中,以五脏(心、肝、脾、 肺、肾) 六腑 (胆、胃、小肠、 大肠、膀胱、三焦) 加上心包,共六脏六腑的名字命名的12条经脉,再加上奇经八脉中常用的2 条,即从尾骨经后背向上的督脉、从会阴经体前向上的任脉,共计14条。三焦有统领各脏器的功能,心包是指辅助心脏工作的脏器,两者都是基于中医理论的想象中的脏器。 人体有六百五十余个穴位,供生命能量输注出入。在上述14条经脉上分布的称“经穴”。中医学认为,气血不多不少、不间断地在全身循环的状态,就是健康状态。 穴位按摩的原理 经络,掌管五脏六腑的功能,调整气血运行。不论什么原因脏器出现异常、气血阻滞,穴位就会显现出疼痛或不适。 穴位按摩,就是通过刺激穴位,使气血通畅,从而解除症状。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穴位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过镇痛、镇静作用解除疼痛,提高身体功能。 (选自星虎南《穴位按摩完全图解》福建科技出版社,2004) 从中国古代大医学家对经络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了“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身体里有关经络的失控”,所以,人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叫做“经络病”,而通过激发经络的潜能,使其恢复调控、修复人体的治疗作用就叫“经络治”,它产生的预防作用就叫“经络防”。 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内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发展中的疾,如果在疾病未成形的时候拿掉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如果等其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会吃力不讨好(《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语)。 总之,人们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很多简单、方便、省时的方式来刺激经络和穴位,从而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谐,使气血畅通,身心团结,从而提高我们对外来疾病的战斗力。 《黄帝内经》里对人体经络的作用推崇备至,它说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洽,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可以说是“决生死,洽百病”。书中具体讲述了每条经在人体上的循行,还讲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也就是经络向内归宿于五脏六腑,向外四通八达于四肢百骸、五宫九窍,总之,经络把人体各部分都联系起来,变成了一个奥妙无穷的活生生整体。现在我们看到的完整经络学说,实际上就来源于《黄帝内经》时期。 作为经络学说的第一位实践者,黄帝自己就很注重保养身体,所以他最终活到120多岁,而他的子孙也都是寿高百岁。其实在当时,草药不是最常用的治病方法,按摩才是,当然那时候不叫“按摩”而称“导引、“按跷”。《黄帝内经》里是这样讲的:“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也就是说,当经络不通的时候,身体的某些部位一定会有反映,而通过按摩、醪酒可以疏通经络中的气血,气血通了人就好了。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经络养生了。 其实《黄帝内经》不是黄帝时期的作品。而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后人在实践中,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起来的。所以它并不是“死”的,而是历代祖先传承下来的精华! 东汉的“方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他认为人所生的病是通过一条叫“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通路从体外向体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要用麻黄汤来治。他的《伤寒论》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经络是什么? 通俗地讲,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