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血脉治疗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血脉治疗法.doc

经络血脉治疗法 血脉治疗法 生命的维持与血液的流动是分不开的,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都必须要有正常的血液流变。如果血液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则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失调,功能障碍,则出现一系列血脉的疾病,中医则认为气滞血瘀。对于心、胸、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因素的改变是明显的。长期以来为了改善紊乱的血液,一般采用扩张血管或活血袪瘀的药物。然而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血管性疾病即便用药物,往往也不能奏效。 日常所见,人们由于不正确的姿势或长期单一劳动形式,久坐久站弯腰等,均会引起肢体麻木或痹痛。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肢体发热,当阳气最盛时,骤然感受冷水(溪水或自来水),这样一热一泠,令毛孔闭塞,阳气无处疏泄,正如《灵枢· 血络论》所说“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这就是俗称风寒湿痹。显然,血液循环所表现的症状多与痹症有关。通过各种手法,一是扩张血脉,二是增大血脉流动压力,三是改变血脉流量,从而达到治疗血脉的疾病。这就是血脉治疗法。 《难经》讲:“十二经皆有动脉”。如手太阴脉动有:云门、天府、侠白、太渊;手阳明脉动有:合谷、阳溪;足阳明脉动有:冲阳、人迎、大迎、气冲;足太阴脉动有:箕门、冲门;手少阴脉动有:极泉;手太阳脉动有:天窗;足太阳脉动有:委中;足少阴脉动有:太溪、阴谷;手厥阴脉动有:劳宫;手少阳脉动有:和髎;足少阳脉动有:听会;足厥阴脉动有:太冲、五里、阴廉。这些都是各经穴与血脉的共同反应部位。 血脉的治疗手法: (2)压放治疗法: 在脉动位上,运用压放的手法,压住脉动位(一般一分钟),使该部血脉之血液暂时不能流通,待到搏动反应达到一定的搏动力后,才突然放开,利用松手时一定的脉压冲击力,达到消除微循环障碍,疏通血脉的效果。对于治疗部位压放距离越大,对血管扩张作用越大,其脉压冲击力越大,对改善微循环作用越明显。此法常用于治疗肢体的麻痹肿胀。 如压放云门、天府、侠白、太渊穴,可改善手太阴肺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合谷、阳溪穴,可改善手阳明大肠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冲阳、人迎、大迎、气冲穴,可改善足阳明胃经的血液循环。压放箕门、冲门穴,可改善足太阴脾经的血液循环。压放极泉穴,可改善手少阴心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劳宫穴,可改善手厥阴心包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委中穴,可改善足太阳膀胱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太溪、阴谷穴,可改善足少阴肾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天窗穴,可改善手太阳小肠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和髎穴,可改善手小阳三焦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听会穴,可改善足少阳胆经的血液循环。压放太冲、五里、阴廉穴,可改善足厥阴肝经的血液循环。 从以下图查找12经中各经有动脉的穴位: 图1 手太阴肺经 压放云门、天府、侠白、太渊穴,可改善手太阴肺经的血液循环。 图2 手阳明大肠经 压放合谷、阳溪穴,可改善手阳明大肠经的血液循环。 图3 足阳明胃经 压放冲阳、人迎、大迎、气冲穴,可改善足阳明胃经的血液循环。 图4 足太阴脾经 压放箕门、冲门穴,可改善足太阴脾经的血液循环。 图5 手少阴心经 压放极泉穴,可改善手少阴心经的血液循环。 2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