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绣江复航工程玉林港容县港区磨刀湾作业区一期工程.doc
绣江复航工程玉林港容县港区磨刀湾作业区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工程概况
位于容县容城水电站下游2km处的绣江右岸拟建的白马枢纽库区末端。新建5个1000吨级泊位,设计吞吐量为万吨,其中集装箱万TEU,件杂货80万吨,主要货种为钢铁、机电设备、陶瓷、轻工医药产品、农副产品等;码头泊位长度345m,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为22.0m;陆域占地总面积m2(亩),陆域纵深m。陆域按功能分为港口作业区、办公及生产辅助区,其中堆场面积m2,仓库面积m2,港内道路m2、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
主要建设内容:码头水工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堆场道路、装卸工艺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工程、供电照明及计算机管理系统、通信及导航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等。项目需新建锚地,位于本项目下游约2.3km处(绣江左岸)项目拟定于201年1月开工,201年月竣工交付使用,工期为个月。
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由现场踏勘的情况,拟建港址上边界约为取水口,距拟建港址下游约km处为项目周边区域码头下游绣江两岸村屯饮用水源均为山泉水或打井抽取地下水。
,2个监测断面的pH值、DO、BOD5、COD、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等7项指标均可满足所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要求,SS能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的三级标准。
2.2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用地南侧4.1km处有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都峤山风景名胜区码头所在区域受长期剥蚀切割作用,地表植被发育一般,项目陆域所处区域以杂草地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评价区域存在一些常见爬行类、两栖类、鸟类等物种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及自治区级保护动植物存在。经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渔业部门和走访当地渔民,评价区无国家和广西重点保护鱼类、濒危鱼类、洄游鱼类分布无鱼类“三场”分布项目评价范围无现状渔业养殖区未进行养殖规划
2.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通过对场址大气环境现状连续7日监测可见,监测因子PM10、TSP、NO2和SO2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 和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达标率均为100%,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场址东侧、南侧、西侧、北侧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河口、连塘现状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
2.5 河道底泥环境现状
码头所处的绣江河段监测断面底泥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说明本工程开挖物的回填或废弃不会产生重金属类的二次污染问题。
2.6 地下水环境现状
经实地调查走访及询问相关部门,饮用水均打井抽取地下水,均为分散式取水。从区域地下水开采现状来看,无大型或集中开采情况,地下水一般由当地居民分散取用作为水源,开采量小。综合而言,项目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人类活动未引起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土壤盐渍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河口及取水井的水质监测指标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氮(以N计)、氨氮、锰等8项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要求。
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主要环保措施
3.1 水环境影响
3.1.1 施工期影响
①本项目护岸及港池水下覆盖层开挖采用2m3的抓斗挖泥船开挖,挖方量共计79276m3,以及水下基础施工阶段采用钢护筒施工工艺,作业产生的悬浮物对作业区下游约420m以内的水域水质造成短期不利影响。总体来说,水工基础施工阶段对绣江该附近的水流流态改变不大,对行洪无影响,该段绣江水环境改变不大;
②经估算,施工期船舶舱底油污水产生量约为126t,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540t,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NH3-N和石油类;
③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t,以及少量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至码头的江段中,将会给该江段及下游的水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1.2 营运期影响
①经估算,营运期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产生量约为337.5m3/a,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船舶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约为1600m3/a,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NH3-N和石油类。
②港区生产废水包括流动机械冲洗水、机修间冲洗水,产生总量约5325m3/a,含有大量的石油类、SS、COD,尤以石油类居多;
码头面及堆场道路冲洗水、绿化用水等经蒸发、地面吸收,不产生污染影响。
港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产生总量约为m3/a,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和NH3-N等。
港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