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晋灵公不君.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    贼:刺杀 B.晋侯饮赵盾酒 饮:给……喝 C.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趋:趋向 D.提弥明死之 死:为……死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使钅且麑贼之” 和提弥明死之“ B.“坐而假寐” 和吾恂恂而起 C.“遂扶以下” 和厚敛以雕墙 D.“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和有一于此 C * 晋灵公不君 左 丘 明 1.了解《左传》的作者和内容。 2.积累“克、过、患、舍、假、登、免”等文言实词的含义,以及“以、焉、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4.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并深入探究史学的发展历程和史书的体裁、体例,以及相关的史学思想。 5.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继承史学家优良的史传传统。 《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在《左传》中,作者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同时也使我们对晋灵公、赵盾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各只出场了一次的三位武士——钅且麑、提弥明和灵辄,也都写得光彩照人。 1.“鲁君子”。 左丘明,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被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古代历史和传说,以补充和丰富文字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2.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丘明出生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据鲁国和其他诸侯国大量的史料记载,其所著的《左传》《国语》远近驰名。他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古人谓之“先儒”“先贤”,史学界推其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 晋灵公,晋襄公之子。姬姓,名夷皋。公元前620年即位,其时年龄尚幼,即好声色。后来渐长,宠信屠岸贾,荒淫无道,以致民不聊生。《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赞扬了赵盾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品格。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借助课下注释,叙述本文的内容梗概。 【自我核对】晋灵公征收重税以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他以弹子射人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因而触怒灵公,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赵盾出奔还没有走出晋国,听到灵公被杀就回来了。   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而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背上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   (2)反复自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自我核对]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其应得的下场。 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以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 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 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 (3).理解语段的含意 [自我核对]这里一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下了贬斥晋灵公的基调,预示着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常,是匪夷所思的。但晋灵公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毒是难以说明的,恐怕只能用心理变态来解释。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自我核对]作为古代的刺客,在“忠”“信”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选择用死来成全,有其可歌可泣的一面,也有其愚忠、愚信的一面。 从钅且麑悲壮而死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位刺客尚且能为忠信而死,而一国之君却不明晓,可见,晋灵公已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钅且麑死得不值。臣子对古代的君主应视情况而定,君贤则辅之、忠之,君不贤则谏之或废之,万万不可愚蠢地为忠而亡。 2.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自我核对]文中大臣士季进宫劝谏,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 ,晋灵公的话重点只落在了前一句,他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而士季的这句话则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上,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这句话成为千古名句,主要用来劝诫人们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敢于承认并积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