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为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pdfVIP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为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为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 它山堰 位于宁波市鄞县鄞江镇西南它山旁,建于 833年(唐太和七 年)。它山堰长 134.4米,面宽 4.8米,皆用长 2 至3米、阔 0.2 至 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 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 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干余年不腐,被称 为它山堰梅梁。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 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江河水经过该堰分流两道:一支入月湖, 另一支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千亩良田,化水害为水利。它山堰 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 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继续发挥阻咸、蓄淡、引水、 泄洪作用。1988年 12月28日,国务院公布它山堰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 郑国渠首位于泾阳县王桥乡上然村北的仲山西麓,其东有仲 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充分利用这一地 形,使干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 郑国渠首的两个渠口相距很近,很可能是为了便于引水分先 后期开凿。郑国渠是我国战国时期继西门豹治邺建成漳水十二渠、 秦蜀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之后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它从规划、 设计、施工以及用洪用沙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是我国古代水 利史上的首创。 灵渠 灵渠,建成于公元前 214年(秦始皇 33年),是跨越湘江水 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位于湘桂走廊中心兴安县境内,与陕西 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 “秦的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先 生称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历史悠久,设计精巧,全长 37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 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将海洋河水三七分流,三分 入漓江,七分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与公元前 211 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 服活动。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惟独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 无建树,原来是因为广西的地形地貌导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所 以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运筹帷 幄,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 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 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 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都江堰 位于都江堰市区西 1公里,是秦蜀郡守李冰率众于公元前 256 年前后创建的一座运用水动力学原理,采用无坝引水建筑形式的 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选择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岷江出 山口与成都扇形平原顶端结合部作堰址,凿开玉垒山伸同江心的 余脉,形成坚固的、水量可控制的宝瓶口引水口;在岷江弯道江 心作鱼嘴分水堤,分水分沙;在鱼嘴分水堤与宝瓶口引水口之间 构作飞沙堰泄洪道,自动泄洪排沙。都江堰三在主体工程规划科 学,布局合理,巧妙配合,联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 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 都江堰创建以来,基本实现了水分四六,外江泄走六成,既保 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防止灾害发生。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直接影响了中国广大地域。这种 工程形式展示了古代水利规划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被国 外环境和水利专家誉为亲自然和水利工程 ========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我国是文明古国,科学技术在 18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世界领跑 地位,科技创新、发明一直占世界总量的 60%,伟大的水利工程 数不胜数。代表作:郑国渠、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钱塘 江海塘。 郑国渠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 221)后期,韩桓惠公看到当时秦 国统一六国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削弱秦国的强大实力,公元前 237 年,他特派韩国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 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他预想的 “疲秦”目 的!?不料事与愿违,当时的秦王嬴政 (后来的秦始皇)采纳了 郑国的建议,命令郑国在秦国修建郑国渠。在郑国的亲自指挥和 参与下,一条长达 1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在关中大 地上蜿蜒盘旋,仿佛一条金光闪闪的银带铺在了三秦大地上。它 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把渠修建在了渭北 平原三级阶梯的最高线上,灌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