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目名称:校园广播.doc
节目名称:校园广播
节目时间:22分钟,可有延长
节目定位:介绍古代诗词,传播文学经典
播出时间:……
听众定位:在校大学生
节目宗旨:传播古典诗词文化,提高听众文学修养
节目风格:古典唯美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风格上要求自然清新,落落大方
片花:30秒
片花背景音乐:轻柔,舒缓(可为古筝曲)
音乐起——
男播音:诗词之美,诉说沉淀的精华
女播音:诗词之精,感悟哲理的包容
男女合播:欢迎收听……(节目名称)
3秒钟后背景音乐后片花结束
节目正文:
背景音乐——
主持人: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相逢在……(节目名称,我想你的节目已有名称了吧),大千世界,再简单平凡也有充足的理由陈述。酸甜苦辣,用情感和想象来创造文学的繁荣,欢迎大家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刻,和我一同,携手走进文学的殿堂。
一段背景音乐曲子(时间为7秒)
节目板块一(10分钟,主要为介绍唐诗):
主持人: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背景音效:古典乐曲伴奏
主持人: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背景音效:二胡、笛子的演奏背景声音以此来烘托节目内容
主持人:都说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下面为各位带来一首李白的《将进酒》,让我们一同感受一下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绝妙境界。
朗读(要求气势磅礴,情感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黄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读完可暂停约10秒,音乐继续)
背景音效:此时可改用激昂的音乐
主持人:一首《将进酒》,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仙的潇洒豪逸痛快淋漓,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若你们还不过瘾,那就让我们不妨听听,诗圣为我们谱写的绝唱——
朗读(饱含悲伤的情绪):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主持人(简短介绍杜甫生平):杜甫和李白不同,李白在世时已经扬名天下,而杜甫在他过世一百余年后才为人们所知。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杜甫出生在信奉儒家学说有为官传统的书香门第,是当时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7岁开始写诗,15岁小有名气。也许这样的早慧也注定了他日后不太顺利的生活,他的诗风因而沉郁顿挫、悲壮愤慨。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年轻时杜甫与李白相遇,当时他们两人都在漫漫游历之路上漂泊,“诗意的栖息”恐怕也不过如此。当“诗圣”遇到“诗仙”,他们欣喜异常,痛饮狂歌,互相切磋,但不久后便永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二十岁以后杜甫像杜家的祖祖辈辈、所有保守着中国人传统思想的人们一样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必然之路,但他多次应试从政均未成功,只能穷困潦倒地待在好称“歌舞升平”的故都长安。此间他不断地投献权贵,为了走上仕途,他曾经连续六年应试科举却没有结果,就这样,直到多年后“安史之乱”前一个月他才得到了一个很小的职位。从政的失意和生活的苦闷使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平民百姓的疾苦,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很多政治讽刺诗,例如《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名篇和大量流芳千古的名言警句。这一时期他写了大约100首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4岁,杜甫开始了流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