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醇酒还是淡奶:学者明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doc
醇酒还是淡奶:学者明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小引]
现在,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已经不再“饥不择食”或盲目跟风;“拿好酒来”已成为文化需求。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可谓我国文化创意、塑造形象的“品牌时期”。而其中最火爆的文化品牌,非央视《百家讲坛》莫属。
号称“坛坛都是好酒”的《百家讲坛》,让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纪连海、于丹等迅速成为“学者明星”。对此现象,叫好说坏的都有。有人说, 《百家讲坛》搭起了“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是“开放式大学”;也有人说,专家学者成了“学术超男”“文化奶妈”,是“不务正业”。大多数人认为,它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快餐”式的需求,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少数知识阶层人士则觉得,通俗中夹杂着庸俗,一味迎合浅俗,只能导致民族整体文化水平下滑。
醇酒还是淡奶:学者明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关注,也需要面对和思考。
[学者明星火爆]
2006年以来,《百家讲坛》绝对是文化界的重要热点。它将易中天打造成“学术超男”,将以《班主任》成名的刘心武,推为国内最知名的《红楼梦》爱好者。而后来的北师大教授于丹,国庆期间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论语》,更是迅速蹿红。有人因此称其为“学术超女”。轰轰烈烈的《百家讲坛》诞生了一批耀眼的学术明星,人们戏称他们为学术超男或超女。易中天、于丹等一时间家喻户晓,他们的讲稿成书后也一路“飘红”,稳稳地占据畅销书榜……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十几年,原本默默无闻,但在《百家讲坛》亮相后,他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书立刻销量大增。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满足人们的探秘欲,销售量达3 5万册。最红的还是易中天和于丹。
8月24日,“学者超男”易中天做客厦门广电集团《鹭江讲坛》, “乙醚” (易中天粉丝的谐称)们纷纷慕名而来。他们早就知道他博学多才、亲切随和、幽默睿智,透着一股子东方儒雅学者的“帅”,有的女“粉丝”甚至发恨说“嫁人就嫁易中天”。去年,他与央视《百家讲坛》合作,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颇受欢迎;2 0 0 7年, 《易中天品三国》再爆热门,反响很大; 《品三国》(上)被上海文艺出版社首印5 5 万册,在上海书展创造一项“中国纪录”。不到一下午的时间,就签售四千多册,当场写坏十多支笔,而且还动用数十名警察维持秩序。据一位在现场的网络游戏业人士称,易中天的人气,跟“超女”李宇春在上海动漫展上亮相的效应相差无几。创造了学术电视传播风潮的“学术超男”易中天成为“年度学术传播贡献奖”获得者。
时隔仅仅三个多月,另一位“百家坛主”于丹又以一天签售8000册(一说超过1 0000册)《于丹论语心得》的惊人数字,刷新纪录。2006年年底,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场面非常火爆,于丹签字售书长达9个小时,还创下多项纪录:首印60万册,签售量和销售量都刷新北京所有书店的记录。
伴随着《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 “粉丝文化”一路走红,网上开始出现许多“教授粉丝”----“乙醚” “鱼丸”(于丹的拥戴者)、“年糕” (阎崇年的拥戴者)、 “海飞丝(纪连海的拥戴者)。
【褒贬不同的社会反响】
●对学术普及褒扬有加
《百家讲坛》的栏目定位是文化普及包括文化学术普及。因此,对学者明星的蹿红,许多人持肯定的价值衡量和乐观的前途预测。这些登坛布道的名人学者,学识渊博,在自己参悟传统典籍或文学作品后,以一种大众化的或者娱乐性的口吻予以解说,让那些感觉在枯燥的文字中遨游的读者感受到清泉般的解渴,也给那些懒于看书的人不一般的享受。
刘心武《红楼梦》研究的探秘性与趣味性,较为符合大众口味,所以受到欢迎,也有助于红学知识的普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保护研究的自由,让少数人垄断红学,只能束缚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人们从不同的视野来品评红楼梦,正是开放学术的需要。正如当年的梅兰芳们让京剧从宫廷走向民间,今天的易中天们让学术走近百姓,使经典变得通俗。因此,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索引式研究,不能视为迎合浅俗。
借助电视传媒,易中天在对三国历史的解读中,将既学术又通俗的说史风格发挥到极致,深受大众追捧。他以极度个性化的风格和流行性的语言,让陈旧的历史“复活”,巧妙地把学术搬上电视,创造了一次学术传播的惊喜。另一方面,易中天也引发学术传播“年轻化”热潮,把年轻人从网吧和游戏机前,吸引到书本和历史前。有人替易中天归纳出“四化:一是学术平民化。 《,汉代风云人物》也好,《品三国》也好,都是把高深学术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二是语言现代化。用现代通俗语言来形容古人,.是易中天又一成功尝试。“周瑜帅不帅,孔明会K歌,关羽是爱神。”“刘备对诸葛亮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 “鲁肃找刘备要荆州,刘备装哭,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