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 (供本科教学使用) 前 言 一、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叫历史? (1)历史是过去的事实。 (2)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3)历史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什么叫中国新闻事业史? (1)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定义。中国新闻事业史是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2)中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政治史、中国经济历史和中国文化史的关系。中国新闻事业史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新闻科学,是横跨于历史科学和新闻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 (三)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基本内容 (1)从时间上来看,中国新闻事业史包括1400多年的历史。 (2)从种类上来看,中国新闻事业史包括报刊60000多种,通讯社1300家,电台电视台3000多家的历史。 (3)从地域上来看,中国新闻事业历史包括大陆新闻事业、港澳新闻事业、台湾新闻事业、海外华侨华人新闻事业,以及和中国新闻事业有关的外国新闻事业。 (4)从内容来看,中国新闻事业史可以细分为新闻传播史、新闻人物传记、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史、新闻学术史。 二、学习和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意义 (一)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为现实政治服务 从根本上说,任何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都是为现实生活特别是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也不例外。 (1)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要求各个方面理论的支撑和论证,没有坚强理论支撑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长久的。 (2)任何科学研究课题的提出,乃至研究方法的采取,都是现实生活发展的结果,研究者都是从现实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出发考虑问题的。 (3)历史科学包括新闻史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也是为现实经济和政治服务的。 (4)各门社会科学和现实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不同,不能把科学研究庸俗化。 (二)学习和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现实意义 (1)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继续和发扬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2)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 (3)可以丰富我们的新闻历史知识,更好地做好新闻工作。 三、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发展概况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7~1949年,新闻史著作50多种。最早是1917年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影响最大的是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规模最大的有管翼贤的《新闻学集成》。 第二阶段:1949~1978年,重点是研究无产阶级报刊史,又偏重于政治斗争史。由于左倾思潮祸害,新闻史成果寥寥无几,仅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写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新闻史讲义》(油印)。几乎到了焚琴煮鹤的地步。 第三阶段:1978年~今,是空前繁荣时期。其具体表现为: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和科研队伍扩大了;学术活动空前活跃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的学者经常集会研讨中国新闻事业史学术问题;出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计有专著100多部,论文10000多篇论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台湾曾虚白的《中国新闻史》和赖光临的《中国近代报史与报业》,规模最大的是方汉奇和宁树藩等人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本)。 四、学习和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方法 (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特别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实际。 (2)参照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吸取其精华,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的实际,特别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实际。 (3)以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分析和研究中国新闻事业的实际。 (二)全面铺展和重点突出的方法 (1)遵循历史基本线索,全面研究。 (2)选择重点,侧面突破。 (3)专注方面,展开专题研究。 (三)适当借鉴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1)围绕即定对象,大量查阅和摘录原始资料。 (2)以定性分析为主,辅助以定量分析。 (3)其他如调查研究、内容分析、纵横比较、统计分析等方法。 (四)时间观念与新闻史研究 (1)自然时间观念。自然时间观念是记录自然界变化顺序的观念,如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等,其特点是只着眼于时间的线形流转,只强调“过去”和“未来”,基本上没有“现在”,人们容易产生“永恒的过去,无限的未来,短暂的现在”的感觉。这是一种线形时间观念,持这种时间观念的人很难生存和发展。 (2)历表时间观念。历表时间观念是用人文的办法即历表的方法来把握现在和简单预测未来的观念,如阳历、阴历、打更、钟表等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