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齐民要术》所蕴涵的传统农耕文化、农业技术、农业思想、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贾思勰农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其的体例结构也堪为中国古农书农学体系的奠基之作。本文根据《齐民要术》的结构归纳了它的主要内容,以及简要地介绍它在我国古代农业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齐民要术》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的祖辈善于经营,有着丰富的劳动经验以及重视农业技术学习和研究;贾思勰曾任太守,历游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考察农业生产情况。时至北魏末年,当时黄河和长江流域灾害频降,连岁凶灾,政治腐败,贵族荒淫,民不聊生。为了实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宏愿,贾思勰回乡经营农牧业,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采集农业谚语,请教老农,进行实地观察、验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结合起来;6世纪40年代初,贾思勰写成了“以农为本,重视救荒农作物的栽培,发展基于大农业观的多种经营”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了《吕氏春秋》中有关农业科技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汉代后400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3大部分组成,共10卷92篇,约l1万字;不仅记载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也记载了南方的农业生产;所讲述的范围并不仅限于农业领域的耕作技术,还涉及了和农业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
二、《齐民要术》农学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总结
《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
卷一讲述耕田、收种以及全面总结土壤耕作技术,抓住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种谷是具体的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叙述谷物的篇幅近占所有粮食作物篇幅之半,讲述也最详细深刻,说明粟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中是首要粮食作物。粟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载粟类品种达106个,对粟的栽培方法也作了详细地介绍。
卷二主要论述了1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包括土地耕作;时宜地宜要求;品种记录、性能分析、选种技术,下种;作物施肥培育中的轮作、绿肥、“坏墙垣”,保育,防虫;收获及贮藏等方面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诸方面皆有详细论述。如作物的种期有上时、中时、下时之分;作物“地宜”有上、中、下之别。同一作物,不同土地用种量不同;同一作物,上时、中时、下时用种量也各异。结构安排呈现如下特点:(1)合计大、小豆叙述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1.6%;由于大豆不但可作为粮食和豆制品,还可作为饲料作物。小豆财被广泛用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同时还可作为绿肥作物。(2)叙述水稻的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0.9%,水稻篇篇幅之大与稻作在北方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似甚矛盾,然从其内容分析来看具有合理性。(3)大小麦篇的篇幅占11.3%的比重,其论述以小麦为主,原因在于麦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是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的作物。其时已定型的耕耙耢旱作农业技术为冬小麦较大规模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同时面食品种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又促使了麦作的生产。(4)黍稷占到整个粮食作物叙述文字的6.5%。北方地区由于战乱,荒地较多,北魏在恢复农业生产时,黍稷被用作开荒地的主要作物。(5)以旱作为叙述主体,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旱作农业在生产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卷三主要记述了22种蔬菜的栽培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因土种植,以及诸田园管理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蔬菜的栽培是种植业中有机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的重要补充,安排在卷二之后,体现了作者对于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
卷四总述园篱和栽树,之后分述枣、桃、安石榴等11种果树的品种及选育技术,总结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果树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时嫁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果树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嫁枣法、烟熏防霜法、越冬防寒法等。卷五主要讲述林木的栽培技术,所涉树木主要有桑、柘、榆、白杨等13种。在林地的选择、耕作和整理,树木的繁殖和移栽,苗木的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卷六为畜牧兽医卷,占全书篇幅11%左右,是《齐民要术》主体部分。该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及医疗的经验;一是吸收了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内容上分别叙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9种畜禽的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相畜术、兽医术以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最后一篇为养鱼。
卷七、八、九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