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疾病预防、控制与免疫
(五)饵料品质不佳或品种单一
(1)病因特征。单胞藻饵料老化、沉淀变质或单独投喂金藻类、扁藻等。可导致
耳状幼体烂胃病。
(2)外观病症。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
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最终可导致幼体死亡。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
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态率低。
(3)流行情况。多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发生,每年6q月高温期和幼体培育密度大
时更容易发病。该病在山东、辽宁两省都有发现,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之势。其死亡率
可高达90%。
(六)水质污染
(1)病因特征。有机物污染、油污、无机物污染等。
(2)外观病症。接触污染物部位的表皮溃烂、溶化。
(七)水体分层
(1)病因特征。养殖池水体上、下层温度或盐度差异较大,导致不能相互交换、
流动。水体分层可同时造成溶解氧的分层,上层溶氧高的水体不能到达池底。
(2)外观病症。刺参生活于底层“死水”中导致缺氧、生病、死亡。
(3)流行情况。春季由于气温升温较快,带动养殖池塘上层水体水温t升,水温
较高的E层水难以与水温较低的下层水形成对流交换,造成水体分层;夏季暴雨也可
导致养殖池塘上、下层水体因盐度的巨大差异不能形成对流而造成水体分层。
杨秀生王勇强 樊英许拉盖春蕾王淑娴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2)
第九节刺参体液免疫因子研究进展
近来,我国刺参养殖业掀起规模扩大化、方式多样化、技术科学化的热潮,其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状况也越来越严重,已成
无脊椎——棘皮动物,且其体液不具有免疫球蛋白,但能以其自身的防御机能抵抗外
界刺激及病原体的袭击,包括体表黏液的屏障、细胞的吞噬、体液免疫因子(溶菌酶、
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补体系统等)的免疫功能。刺参免疫学研究日前受到国内
外学者的关注。实验证明,通过免疫学方法来提高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及非特异性免
疫活性,改善体内微环境及水体环境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从国内外研究来看,针对
刺参的免疫学研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而免疫技术的日渐成熟,尤其是刺参生理及
549
从产量到质量——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疫机制研究的发展,为其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研究以及各项
免疫指标的检测提供了较好的平台。通过提高刺参自身免疫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是刺参健康养殖和高效生产的有力保证,了解刺参免疫学及免疫因子作用机制为开展
分子免疫研究开辟新的道路,更为开发新型免疫增强剂奠定基础。
一、细胞免疫
刺参体腔液中包含着各种体腔细胞。刘晓云等…将刺参体腔细胞分为大颗粒细胞,
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淋巴样细胞;其中以颗粒细胞居多,透明细胞次之,淋巴样
细胞最少。通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得出,透明细胞具有吞噬消化异物的功能。xing
等旧1研究和∞如^opm如D乃记泌体腔管及体腔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发现,体腔液中包
免疫机制角度讲,当其受外界环境变化刺激或病原体感染后体腔细胞即开始活跃起来,
担负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口J。
(一)吞噬细胞
对于缺乏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刺参来说,细胞的吞噬作用是内部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是棘皮动物抵抗异物入侵的最基本的细胞防御机制,是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
之一。Jans等Ho对海参的研究表明,阿米巴吞噬细胞是唯一具有吞噬功能的体腔细胞,
大部分免疫作用都是由它介导的。在刘晓云…的研究中发现,体腔液中的透明细胞表
面具有吞饮小泡,能够实施吞噬功能。刺参小淋巴细胞可分化成吞噬细胞和桑葚细胞。
可通过各种方式形成吞噬细胞,增大体积,且伸出的较多伪足凝集成块,从而发挥吞
噬功能,故刺参血淋巴细胞研究也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研究过程中细胞吞噬率及
吞噬活性是免疫水平上衡量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邱芳蕾等№1研究
淡水底栖硅藻对刺参的效果实验时就以细胞吞噬率作为检测指标,利用流式细胞仪对
其进行检测,吞噬率显著提高达到15%,而对照组只有4%,充分体现了吞噬率可作为
验证淡水底柄硅藻免疫促进作用的有力检测指标。
(二)活性氧杀茵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