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颖教授在稻种起源问题上的探索及贡献(初稿)
赵艳萍倪根金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摘要: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的丁颖教授,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
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
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
脚印,展示他的解答思路与贡献。
关键词:丁颖中国稻种起源探索历程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教授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块瑰宝,给华农人留下了笃学明
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精神。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四十余年,包括
形态、解剖、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以水稻生态为核心,涉及稻种起
源、栽培稻种的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和遗传育种等基础学科,有极高的学术造诣和成就,20
世纪30年代,我国稻作学界有“南丁(颖)北赵(连芳)”的美誉,稻作起源问题研究是丁
颖教授的四大学术贡献之一,在四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在思索着中国稻作、稻种的
起源。1949年发表的《中国稻作之起源》是丁教授对稻作起源探索的代表作,引起了国内
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1957年发表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成为解答中
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经典之作,此文在他去世14年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这篇
文章里丁颖教授阐述了农业科学的理论,从历史学、语言学、古物学、人种学及植物学暨地
理分布学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
印度”的错误,以生态学的观点阐明了中国栽培稻种的演变及各类型间的关系,为稻种分类
和我国稻作区域划分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学说成为当时学界栽培稻种起源的重要学说之
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泛重视和认可,1989年日本学者渡部武尊称丁颖为“中国稻作
学之父”。
本文根据丁颖教授留下的论著、草稿、笔记、会议记录等多种手稿,及与国内外学者的
数十件书信,探寻丁教授在中国稻作(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脚印,展示丁颖教授
对这~历史难题的解答思路与客观证据,感悟他在研究问题时孜孜以求的精神,缅怀这位可
敬的学者。
一、国际学术背景及其问题的提出
我国有悠久的稻作历史,而对于稻作的起源和稻种的起源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几乎无人
关注。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掘之前,生物学家对稻作起源的认识,基本上是单纯地依靠生物
sativa的起源,通常认为是起源
学和遗传学的证据。当时国际学界关于亚洲栽培稻Oryza
于印度,代表人物如华特(Watt
N.瓦维洛夫(VavJlov)是根据印度
茹可夫斯基(Zhukovchyl972)等。1苏联植物学家H
游修龄:《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试论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分化与传播》,《作物学报》1979年第8期
第3页
181
水稻种类特别丰富的现象,提出印度是水稻的故乡,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中国的水稻也源
subsp.indica(印度型)和0.sativasubsp.japonica(日本型),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影
响,造成中国的稻种最初是从印度传入的印象。当时也有些学者主张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如
Con
德康多尔(de dolle,1886),他在《农艺植物起源》指出中国的神农氏早在公元前2800
--2700年已经知道种植“五谷”(麦稷黍菽稻)。1923年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发掘
报告,发现附着于陶器有稻植物遗骸,经检定为稻的体及种粒,又据出土的农具推断距今约
1930年代在河南庙底沟发现稻谷颖片(定为公元前3280年)则属谷子(粟)的误引作为中
依据。1但这些观点还都缺乏系统而有确凿的证据。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并有扎实稻作知识
和国学功底的丁颖教授,对国外某些研究资料随意肯定中国栽培稻种来源于印度,或指称在
中国栽培了数千年的粳稻为日本型的论断深为不满,提出了严肃批评,2他认为弄清稻种
起源与演变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理论的实事求是问题,而且有利于我国稻作文化的进一
步发展。因为不了解稻种的由来,就不可能深刻认识它的现状和发展;认识了稻种的系统发
育,就能更好地掌握具体品种的个体发育特性。3丁颖教授便决定从以往学者提出的分类学、
语言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定常机匣处理扩稳实验的研究.pdf
- 伏牛山古银杏群资源和保护.pdf
- 大规模电网应对空间灾害天气影响科学问题.pdf
- 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pdf
- 采用重音调整模型Hmm语音合成系统.pdf
-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语言探析.pdf
- 虫类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总结.pdf
- 出生时抗氧化维生素和重金属对2岁幼儿智力发育的交互作用.pdf
- 茶文化和葡萄酒文化之比较研究.pdf
- 防油剂中阳离子淀粉对抗油脂食品包装纸张性能影响.pdf
- 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思维导图学科应用的研究——以广州石牌小学思维导图学科应用为例.pdf
- CaF2对整体法制备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与性能的影响.pdf
- 车辆路径规划问题及其求解方法的研究进展.pdf
- 沸石对铬在土壤中吸附解-解吸行为影响的研究.pdf
- 吡哌酸、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0.5+mol%2fL+H2SO4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机理研究.pdf
- 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临床多中心的研究.pdf
- 大型核电站接入电力系统后影响分析.pdf
- 订单准入问题的研究综述.pdf
- 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固态相变力学行为及模拟技术的研究.pdf
- “热电联产机组在线监测和调度支持系统”研究和应用.pdf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 设备供货配送方案.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课件.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急诊与灾难医学》全套课件.pptx
- 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_教学课件.ppt VIP
-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质量检测方案(第三方检测及交工验收).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课件.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