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互层地质目标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pdfVIP

薄互层地质目标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542· 中国地球物理2011 (17)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薄互层地质目标的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Thin 3dseismic interbed survey target-oriented geometrydesigning 刘绍新4刘占杰 LiuShaoxinLiu Zhanjie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 黑龙江大庆163357 1.引言 大庆油田长垣陆相沉积地层的特点决定了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的复杂性,油田勘探开发对地震数据采 集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便更好地识别岩性及流体特征,提高油藏描述精度。采用高密度以及三 分量地震技术是解决问题思路之一,而采集设计方法上,需建立针对薄互层地质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2.薄互层目标模型的建立 油田主力采油区内地质构造较为简单,目标区T2层埋深在1700m左右,但主力产油层是典型的砂泥 岩互层,而且砂岩厚度均较薄。主要地震反射层T1.T2等均为较强反射层,层间均为弱反射,波组特征、 连续变化较大。建立符合这种岩性特点的模型需要首先建立构造模型,然后应用测井资料建立地球物理模 型,对多个井进行沿层速度内插,并与构造模型结合,最终得到精细的速度模型。该模型既包含了Tl-T2 等主要反射层,又包含主要目的层段的精细速度模型,正演结果更为贴近实际资料。 3.观测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1)薄互层目标的面元尺寸选择 薄互层地质目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勘探目标尺度的确定问题,确定具体目标尺度既要考虑大的构造格 局又要考虑小型砂体展布特点。针对厚度远小于调谐厚度的薄互层目标区设计论证,确定可识别目标尺度 应该在薄互层模型基础上,利用实际地震资料横向上同相轴的细微变化来进行,同相轴的变化反映的是该 段岩性的组合关系的变化,实际上代表着地震可分辨的横向尺度。 通过CMP间距为2.5m的二维地震剖面分析,Tl、T2反射层连续性较好、横向的变化较小,而两反射层 之间的反射信息横向变化较大,表现为同相轴的能量强弱变化、消失、增加、错断等现象。从剖面上看到最小 连续同相轴约为17.5m,如果以此作为的最小识别目标,在横向上至少不会漏下可识别的信息。考虑到上述目 标尺度,将面元尺寸确定为5m,以更利于弱小信号的识别。上述结果与正演模拟分析是一致的。 2)覆盖次数的选择 覆盖次数分析要应用实际资料,重点分析层间弱反射信噪比。对比分析不同覆盖次数剖面可以看出覆 盖次数达到达到150次(T2层有效覆盖次数66次)以上时资料信噪比较较好,继续增加是略有改善。 3)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需要考虑转换波的需求。根据以往采集的转换波单炮记录,可以看出对于T2层,最 大炮检距在3400m左右就可以获得较好的信息,反射能量较强区域在3200m以内。 接收线距、炮线距选择主要考虑子区内部面元属性分布尽量均衡,炮线距和接收线距不宜太大且要尽 可能均衡。通过分析认为接收线距和炮线距在120~160m之间较为适合。主要参数确定后可以在此基础上 进行观测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4.结论与认识 薄互层地震采集设计中要考虑到薄互层的特点将采集设计论证的目标由主要标准层转变到层间弱反射信 息的变化,建立符合地质目标特点的精细地球物理模型并与实际资料进行联合分析论证;要结合实际资料进行 地震可识别目标尺度分析,据此确定面元的大小:要利用高密度地震技术的特点,考虑采样的充分性、均匀性、 对称性的要求,重点分析观测系统面元内部属性的一致性,同时结合转换波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 参考文献 【l】李庆忠,张进.岩性油气田勘探一河道砂储集层的研究方法【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JO 【2】GijsVermeer.三维地震勘探设计这【M】.李培明,何永清,译.北京:石油1:业出版社,2008. 【3】刘洋,等.三维三分量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37(6):54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