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地质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的地质作用.DOC

风的地质作用 .§1.概述 一、风的概念: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空气流动受到气温的控制), 由于地球上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的幅射量不同,出现大气温差,温差导致了各处大气密度的变化。高纬地区气温低,密度大,气团下降,并沿地面向低纬方向运动;低纬地带气温高,密度小的气团上升,并向高续地区运动。这就造成了全球性大气压环流,因此可以说地球表面无处不有风。 对风的描述: 风向------ 风的来向 2. 风速------ 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 3. 风力------ 风的强度(12级风力) P=1/2CV2 二、风的地质作用特点 作为一种地质营力,风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面状分布: 风不象流水有固定的河道,基本不受地表限制。 纯机械动力:仅物理性质贩改变,不造成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 风沙流:空气运动和流水一样有层注能紊流,由于紊流的上举使风沿地表吹动时,挟带一些砂粒、尘土,形成风少流风的地质作用,就是这种风沙地质作用。风沙流中的含砂量与风速有关,风速大、含砂量大、颗粒大,距地面高度有关,靠近地面,含砂量越大。 干旱、半干旱地区极为盛行。 原因: ①降雨小、蒸发大。②植被小③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地表疏松。 为风的剥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为风的托运沉积作用提供了碎屑来源。 §2.风的剥蚀作用 吹扬——利用风本身的冲击力对地表的破坏。 磨蚀——以挟带的碎屑物对地面破坏。 机械破坏 一、风蚀作用方式 (一)、吹扬作用 风本身的冲击力及上升流产生的上举力将地面碎屑吸扬到空中或剥离原地的作用。 不同的粒径,启动风速不同,风速≥起动风速时 (二)、磨蚀作用 风以挟带的砂砾为工具,运动中对地表面岩石的碰撞、磨擦旋磨作用。 旋磨作用 吹物和磨蚀作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吸扬引起磨蚀,磨蚀促进吹扬,吹扬的风沙为磨蚀提供了动力。而磨蚀所产生的碎块、砂、尘土,为吹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吹扬、磨蚀的共同作用,地表产生了特有的地貌形态。 二、风蚀地貌 (图) 风棱石——沙漠地区或戈壁滩上常见一些较大的砾石,有一个或几个磨光面,磨光面之间有明显的棱脊。 风棱石的产生是:风蚀作用改造了原有砾石形态的结果。 ①较大砾石,在多方向风的风蚀下形成。 ②嵌在泥土中的砾石 ③砾石风蚀后,又被风吹翻形成另一个风蚀面。 2.蜂窝石和风蚀洞 物理性质不均一的岩石,经风蚀作用,在岩石的表面可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似蜂窝。 在凹槽中风的旋磨作用强烈使其扩大形成风蚀洞。 3.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孤立突起的岩石,近地表的基部易风蚀,形成蘑菇状岩石。垂直节理发育的岩层,长期风蚀,形成柱太,成群或单一出现。 4.风蚀谷风蚀盆地 干旱地区,岩石表面疏松,暴雨后形成很多冲沟,风蚀作用使冲沟扩大成为大小不一,纵使横交错的风蚀谷。 相邻的风蚀连通形成风蚀盆地。 5.雅丹(风蚀垅槽) 干旱的泥质地面,泥裂发育,风沿裂隙剥蚀,地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垄槽。 6.绿洲 在面积的干旱浇灌地区,由于风蚀作用使地面局部地段降低,地下水面露出地表,成为水草丰富的绿洲。 §3 风的搬运作用 与流水相比,风的密度小,速度大。 水的密度大,速度小 风的搬运能力小,搬运量可观(面状分布) 一、风的搬运形式 (一)悬运——很细小的砂粒、尘土,在紊流上举力作用下,悬浮在空中随风向前漂移。 (二)跃运——沙粒在风作用下沿地面呈跳跃式向前移动。风的跃运与流水中的跃运不同 沙粒就是这样如此反复向前移动 推运——粒径较大的沙砾在风的作用下,沿地面滚动或滑动。 风的冲击力 跃运物的撞击 蠕动式搬运 二、风运的特点: 磨圆好: 风运物在搬运过程中与地面的碰撞磨损,使棱角逐渐被磨圆。同时,风密度小,当沙粒在重力下落到地面时,受到的风的阻力小,与地面撞碰强。因此,碎屑物在风搬运中的磨圆比在流水中快得多(100—1000倍),表面粗糙,呈毛玻璃状。 §4.风的沉积作用 一、沉积作用的原因 风速减缓——风在前进中如遇到碍障物(土丘、大石块、树井)。 遇阻堆积——受阻后,使得一些风运物迎风坡、背风坡均有沉积。 降尘——风运物中的悬运物,当遇到温冷所团时,或降雨进,粉 尘与水滴结合在一起降到地面(一般0.05mm) 二、风积物的特点: 具有分选性和分带性 总得说来,风积物颗粒均一,主要是砂级、粉砂的少量粘土(2mm)。由于搬运的分选性(细轻—远,粗、重——近)使得顺风积物有明显的分带现象。越运颗粒越细,越近颗粒越粗。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盛行西风,风积物由西向东有比较明明的分带性。 细砾带——粗砂带——中砂带——细砂——粉砂——尘土 陇西 陇东 陕西 2 . 磨圆度好(球状)风积物球状,表面粗糙感,毛玻璃状。 3. 斜层理发育:比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