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应用探讨.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探讨 刘绍能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 疾病。风药属木。辛温通达.能疏达肝气;风药其性升浮,能助脾气升腾,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 鼓舞阳气,升清举陷,使阳升则有利于脾健,故祛风药在脾胃病中广泛应用。李东垣所著脾胃论》 载方63首,而用风燥升阳药者达3l方,堪称在脾胃病中应用祛风药之典范。笔者根据祛风类药物 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生理、病理及其与相关脏腑的联系,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治疗脾胃病 时常适当加入祛风类药物,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1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1.1益气升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水谷,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在脾气 升清的作用下,将精微物质布散全身,故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则阴土始运,若脾虚中气不 升,必致下陷。对于脾胃气虚下陷之证,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固然必要,但佐以祛风药则可相得益 彰,代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如东垣以补中益气汤治气虚下陷之证,以人参、白术、 黄芪等益气之品,补其“脾胃气虚”,是谓治本,以当归和血养阴,以补阴火所耗之血,更用升麻、 柴胡两风药升举阳气,调达气机,东垣云:“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 上升”,两者配伍,能够鼓舞阳气,升清举陷,使阳升有助益气,气行利于脾健。因此,临床上治 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时,常以黄芪益气,并配伍有升清作用之风药,风药有助于益气健脾, 升阳举陷。 1.2发散火郁:脾胃虚弱则清阳不升,郁留于下,久而生热化火,此火不除,久则耗伤人体 正气,即东垣言“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是也。东垣宗法‘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 益之”及“火郁发之”之旨,提出了“唯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泄其火”的治则, 即后世所谓的“甘温除热”、“益气升阳”法。发散郁火为何要用祛风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有明 确的解释:“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养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份,末用辛甘温 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火郁发热或阳郁发热,东垣治之以升阳散火汤, 以人参、甘草甘温益气补中焦,白芍苦寒泄热益阴血,三药合用,益气补中,酸甘化阴,且无燥热 之弊。方中又以防风、升麻、葛根、羌活、独活、柴胡等大量风药,将中焦郁火一并发之.且升麻 入胃经,防风入脾经,羌活、独活入太阳经,柴胡入少阳经,有具分经而治之妙。 1.3 除湿止泻:泄泻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所伤及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以 健脾利湿为其基本治疗方法。风能除湿,风药气性多燥,故在健脾的基础上可配风药以助升阳除湿 止泻,正如证治汇补》言:“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次则分利下焦,继以风药燥湿,久则 升举元气.”祛风类药物治疗泄泻,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脾气虚弱,阳气下陷之泄泻.此 ‘素闻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四肢困倦,不恩饮食,腹痛隐隐, 肠鸣腹泻,形寒怯冷,舌淡苔白厚,此为脾虚湿困,清阳不升。治疗“必用升阳风药”,使下陷的清 阳之气上升,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②风邪入中所致的肠风泄泻。即内经》所云:t·春伤于 风,夏生飧泄”·“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即可独伤脾胃,又可与湿邪相 夹,使脾胃升清降浊受阻,水湿下注而致泄泻,表现为泻下清稀,肠鸣腹痛,稀便中常夹有气体, 泻下泡沫,有的可兼有发热、脉浮等外感症状,如王肯堂《医学津梁》言:“所下者多白沫而有声, ·491· 则风泄也。风泄恶风自汗.”此类泄泻的治疗正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泄泻》言:“当专以风药,如 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白芷之属,必二、三剂,缘风能胜湿故也。” 1.4疏肝解郁:{:内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李东垣认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 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游不一而起矣。”胆附于肝而属木,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胃的气机升降与肝气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素问·保命全形论》指出:“土 得木而达”。‘内经博义》云:“土生万物,苟非风木和柔之气,内居其间,何以使土脉和动,故土 旺长春,而木正向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