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复习要体现”通” 的特点.doc
高三历史复习要体现”通” 的特点
线索与整合,每一个专题都有一个或几个大的线索,这需要我们的观察与思考。
我们的高中教材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但是从专题史教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专题都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看一下单元名称就知道了。但是专题与专题之间看起来是隔着厚厚的围墙,这时第一种支离破碎就出现了。所以要在专题与专题之间找到线索。比如以制度史而言,中国古代一直到现在,中央集权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中央官制、郡县制、行省制、少数民族政策都对于现在有很大影响。这些都可以贯通起来。再比如经济史,以中国古代经济史为例,古代经济史农业、手工业、商业、古代经济政策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教材没有交代,这就需要我们对于教材的二次加工。中国古代的经济分三大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到清。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一家一户的生产成为可能于是出现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正是中国古代经济的线索,围绕小农经济出现一种最基本的手工业生产男耕女织的女织即家庭纺织业。民营手工业则为小农经济提供它生产不了的铁器、瓷器等商品。再比如商业。农村集市的发展当然是因为小农经济的发展,商业市镇的发展也是因为小农经济提供了市场,但是政治性城市和军事城市某种程度而言也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建立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古代经济政策的两大内容:抑制土地兼并和重农抑商,也决定了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当然线索并不一定能贯穿起所有的内容,它只要能贯穿起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以中国古代思想史而言,春秋战国为诸子百家,此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奠基时期,秦以法家思想完成统一,汉初尚黄老,休养生息,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两汉魏晋时,佛、道思想冲击儒学,儒学式微,至隋唐科举方有所恢复,唐韩愈主张复兴儒学,宋代儒家在批判佛道的过程中吸收佛道思想发展为哲学化的儒学理学。理学又可分为主张向外探求的程朱理学和主张向内探求的陆王心学两大流派,两派之外影响大者则为张载气学。程朱理学经朱熹的发挥而成为官方哲学,成为后世科举的圭臬。陆王心学则经王阳明的发挥成为明后期显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中,李贽、黄宗羲都是心学传人,他们都表现为批判程朱理学,批判正统;顾炎武则为理学传人,所以批判心学空谈心性,主张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学新风气;王夫之则为气学,故其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后世林则徐、魏源继承顾炎武的传统,主张经世致用;曾国藩、左宗棠等属于理学,同样重视经世,所以魏源与洋务派是一脉相承的。康梁和孙中山虽然都主要是宣传西学,但是也都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康梁尤甚。康梁更像汉儒的今文经学而非宋明儒,康梁和孙中山同时也深受心学影响,两派人物都推崇黄宗羲,实际是沿袭了心学革命的精神。这样中国古代思想史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再比如世界近现代思想史,14-16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6世纪宗教改革:因心称义,17-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20世纪现代主义,它们的线索都是关注人,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所以就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以后的各种主义都是人文主义的发展而已。
再比如小块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于线索,比如孔子。书上涉及孔子的主要在必修三和选修四,而孔子本人主要是一个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如何用一条线索来整合有关孔子的内容呢?“教师”,就是一条线索。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是最早的民间教师,他为了讲课而整理的古代典籍“六经”就是他使用的教科书,“成人”和“君子”是他的教学目标,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是他的教育思想,仁、礼、中庸等是他的教学内容。
二、进行大整合。打破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的限制,打破必修与选修的界限,要搞总体史教学。
历史是总体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观点。当然我们在历史研究或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将历史“割裂”,但是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再把经过分析的“割裂”的历史重新放回到整体历史之中,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只有完整的历史才有可能是真正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要进行总体史教学。
就小的历史而言,比如宋代过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臃肿,开支浩繁;而另一方面,又导致其对外战争的连连失利,领土有限;这样宋代要解决财政开支就鼓励工商业发展,,所以抑商政策就比较宽松,宋代商品经济就发展快,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宋词、话本、风俗画等市民文化的发展。但是理学产生于宋代,这又怎么解释?一个是思想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