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科学节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科学节目.doc

高中科學節目 「牛頓力學」 教師參考資料 節目對象: 科目 物理科 班級 中四至中六 節目長度: 十五分鐘 學習重點: 描述慣性的意義,以及它跟質量的關係 牛頓運動第一定律,並應用定律解釋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運動狀况 牛頓運動第二定律,描述淨力對物體運動速率和/或方向的影響 內容簡介 牛頓力學是17世紀英國科學家牛頓所確立的理論。16世紀伽利略等等科學家已經利用數學和透過實驗去研究力學。牛頓是秉承前人對物體運動研究成果,整理之後再進一步發展,終於產生牛頓力學。所謂牛頓力學是說明物體受力會如何運動的科學。從拋物體到天文學上星體運動,甚至乎日常生活上所經歷或觀察到所有物體的運動,都是牛頓力學所涵蓋範圍以內。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亦即是「慣性定律」是這樣的: 『除非在受外力作用下,任何物體會維持本身的運動狀態,靜止的會保持靜止; 運動中的保持直線均速運動』。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這樣的論述:接近二千年的時間,竟然沒有受到質疑,或因為亞里士多德的想法,和日常經驗接近的緣故。 沒有有任何外力之下,所有物體有一種特性,可以維持本身的運動狀態。靜止的會保持靜止; 運動中的保持直線均速運動。物體這種性質,稱為慣性。而物體於運動當中改變運動狀態,主要係由於摩擦力或空氣阻力等外力的原因。 本節利用不同例子說明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亞里士多德認為「各物體只有在一個不斷作用嘅力才能夠保持運動。物體運動得越快,要作用的力就大」。這明顯是一個謬誤,因違背了慣性定律。根據慣性定律,不管快慢,只要物體以均速直線運動,就不需要有外力作用於物體上。力不是去保持物體均速直線運動,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理學上的力是能使物體速度發生變化的作用。 本節利用不同例子說明加速度與力及質量的關係。 作用於物體上的力越大,所產生嘅加速度就越大。即是力與加速度成正比。而質量越大的物體,加速時所需要嘅力就越大,亦即是產生同一加速度力,力與物體質量成正比。將這兩項整合,就得出力與質量和加速度的乘積成正比,這就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使用建議 教師可以一次過播映本節目全部或分段播放。 教師宜在播映前加插五至十分鐘播映前的準備活動,然後播映節目。節目播映完畢,再用十至十五分鐘與學生討論,以鞏固知識。教師可參考下列建議活動,酌情選用。 建議活動 (以下活動,僅供教師參考。教師可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時間酌情選用。) 播映前的準備 教師可向學生提問他們對慣性的了解 教師可向學生提問他們對力與物體運動的關係 播映後的活動 教師可與學生重温本節目的內容 教師可與學生總結以往種種對力了解所產生的謬誤 教師可計劃吸指導學生進行一些與力相關的實驗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