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第六章_井漏).pdf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第六章_井漏),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钻井事故,海上钻井平台事故,盐酸泄漏事故案例,大亚湾核泄漏事故,牡丹江核泄漏事故,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天然气泄漏事故,电热水器漏电事故

379 第六章 井漏 “井漏”是指在油气钻井工程作业中钻井液漏入地层的一种井下复杂情况。井漏的直观 表现是地面钻井液罐液面的下降,或井口无钻井液返出,或井口钻井液返出量小于注入量。 井漏对油气勘探、开发和钻井作业造成的危害极大,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损失 大量的钻井液,甚至使钻井作业无法进行:井漏的严重程度不同,损失的钻井液量也不一样, 少则十几立方米,多则几千甚至上万立方米。(2)消耗大量的堵漏材料:堵漏是处理井漏 的主要手下段,往往一次很难见效,需要进行多次,会消耗大量的堵漏材料。(3)损失大 量的钻井时间:井漏到了一定程度,无法继续钻进,必须停钻处理,少则几十小时,多则十 几天甚至数月之久。(4)影响地质工作的正常进行:井漏发生后,尤其是失返井漏,钻屑 返不到地面,取不到随钻砂样,对地层无法鉴别,若钻遇的正好是油气层,就会影响对油气 层资料的分析。(5)可能造成井塌、卡钻、井喷等其它井下复杂情况或事故:井漏后,井 内液面下降,液柱压力降低,使得井内液柱压力不能平衡地层压力,造成较高地层压力中的 油气进入井筒,发生溢流或井喷。由于液柱压力的降低,不能抗衡井壁应力,导致井塌甚至 卡钻。如果处理失当,还会导致部分井段或全井段的报废,(6)造成储层的严重伤害:如果 漏层就是储层,由于大量钻井液的漏入及大量堵漏材料的进入,肯定会对储层造成严重的伤 害。所以及时的处理井漏恢复正常钻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一节 井漏的原因和机理 凡是发生钻井液漏失的地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地层中有孔隙、裂缝或溶洞,使钻 井液有通行的条件;(2)地层孔隙中的流体压力小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在正压差的作用下, 才能发生漏失;(3)地层破裂压力小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和环空压耗或激动压力之和,把地层压 裂,产生漏失。 形成这些漏失的原因,有些是天然的,即在沉积过程中、或地下水溶蚀过程中、或构造活 动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构造的相同层位在横向分布上具有相近的性质,这种漏失有两种类型: 1 渗透性漏失:如图6-1(a)所示,这种漏失多发生在粗颗粒未胶结或胶结很差的地层如 粗砂岩、砾岩、含砾砂岩等,只要它的渗透率超过14达西,或者它的平均粒径大于钻井液中 380 数量最多的大颗粒粒径的三倍时,在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时,就会发生漏失。 2 天然裂缝、溶洞性漏失:如图6-1(b)(d)所示,如石灰岩、白云岩的裂缝、溶洞及不 整合侵蚀面、断层、地应力破碎带、火成岩侵入体等都有大量的裂缝和孔洞,在钻井液液柱 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会发生漏失,而且漏失量大,漏失速度快。 3.孔隙-裂缝性漏失:即前两者因素都具备的综合性漏失。 有些井漏的因素却是后天造成的,即人为的因素,这些因素有以下几种: 1 因为油田注水开发之后,地层孔隙压力的分布与原始状态完全不同,出现了纵向上压 力系统的紊乱,上下相邻两个油层的孔隙压力可能相差很大,而且是高压、常压、欠压层相 间存在,出现了多压力层系。如图6-2是大庆油田高168-44井注水开发前后地层压力梯度变 化情况。在平面分布上,地层压力也 起了很大变化,同一层位在不同区域 的地层压力不同,没有规律可循。如图 6-3所示是大庆油田某开发区在平面 上的地层压力梯度剖面,可以看出,横 向上的变化也是很大的。造成这些地 层压力高低变化的原因是: (1) 有的层只采不注或采多注 少,能量补充不上,形成低压; (2)断层遮档或是地层尖灭,注水 井和采油井连通不起来,注入区形成 高压,生产区形成低压; (3)不同层位的渗透性差别很大, 在注水过程中,渗透性好的地层吸水 量大,渗透性差的地层吸水量少,形成 了不同的地层压力; (4)有的层注多采少,或只注不采 形成高压,而常压层则相对成为低压 层; (5)由于固井质量不好,管外串通 或封隔器不严,管内 串通,或者油层套管 发生了问题如断裂、 破裂、漏失,不可能按 人们的愿望达到分层 配注的目的,该多注 的注少了,该少注的 注多了,该注的层位 没有注进水,不该注 的层位却注进了不少 的水,于是人为的制 造了不少的高压层, 在此种区块钻调整井, 为了防止井喷,不能 不用高密度钻井液钻

文档评论(0)

wd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