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厚江老师《黔之驴》教学实录赏析之一.doc
黄厚江老师《黔之驴》教学实录赏析之一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黔之驴》,作者柳宗元。哪位同学说说对柳宗元的了解?
生1:他是一个诗人。
师:对,他是唐代很著名的诗人,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如“千山鸟飞绝……”但他又不仅仅是个诗人。
生2:是个哲学家。
师:他是有一些哲学思想,但一般还不说他是个哲学家。那么他的主要成就在哪一方面呢?
生3:散文。
师:对。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两个,一个韩愈,一个柳宗元,合称“韩柳”。课后有兴趣去读读柳宗元的诗和散文,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黔之驴》,不是诗,也不是散文,是什么呢?(生齐答:寓言。)对,是寓言。课前我还没有和你们见过面,请你们的蒋老师给大家提了预习的要求。你们还记得是什么要求吗?
生4:读5遍。
师:凡是读了5遍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非常好,很多同学都读了5遍。那我们看看读了5遍以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准。(指一生)大家听听他读得怎么样。
(一生读完课文第1段停下,老师点头。)
师:再请一个女同学。
(一女生续读。)
师:好,请坐。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读错的、读得不太好的地方?
生1:“驴不胜(shèng)怒”,应该是“驴不胜(shēng)怒”。
师:请坐。这位同学能注意到这个字的读音,可见她的文言文功底不错,按旧读表示“能承受”的意思应该读shēng,不过现在一般不强调了。刚才两位同学的诵读,应该说都没有明显问题。但文言文的味道体现还不够,节奏和轻重的处理还不鲜明。哪位同学能读得更好一点,能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
(一女生读“黔无驴……慭慭然,莫相知”一段。)
师:同学们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哪一句读得最好?(生:庞然大物也)对,把文言文的语言魅力读出来了,也把老虎的内心感受读出来了。我总觉得大多数同学文言文不如现代文读得好,没有读出文言文的特点。下面我读一遍,同学们注意体会。
(师范读,学生显出敬佩状。)
师:同学们只要多读,多揣摩,慢慢地就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其实,学习文言文,能读好仅仅是初步要求,还应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发现问题。同学们在读5遍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问题?
生2:“终不敢搏”,到底是虎不敢搏还是驴不敢搏?
师:哦,是一个关于句间关系理解的问题。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
生3:“荡倚冲冒”,注释上解释了每个字的意思,但这四个字总体的意思我还是不理解。
师:好,学文言文就要会看注释。整体解释的,要了解关键词的意思;注解了关键词,要连起来整体理解。还有问题吗?
生4:“慭慭然”的“然”没有办法解释。
师:很好,同学们提了三个问题,都是关于词句理解的。当然学文言文能够理解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句义的理解。其实,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从文章题目看应该写的是什么呢?(生齐答:驴。)其实这篇寓言不仅仅写驴,还有什么?(生齐答:老虎。)对,还有老虎。既有驴还有虎。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写老虎多还是驴多呢?(生齐答:老虎多。)为什么“黔之驴”要写老虎多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看书,在书上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然后再圈出表现出老虎和驴特点的动词,再想一想它们不同的特点。
(学生看书画出相关语句。)
师:好,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写驴的句子和词语。
生5:“庞然大物也”,“驴一鸣”,还有“驴不胜怒,蹄之”。
师:从这里能看出驴有什么特点呢?
生6:驴不会咬人,看到老虎只会去踢。
师:哦,似乎还不够概括。不要紧,我们先来看看老虎的特点,好吗?你画出哪些写老虎的语句了?
生7:“以为神”“终不敢搏”“蔽林间窥之”“慭慭然,莫相知”……
师:刚才有位同学不清楚“终不敢搏”是老虎还是驴,现在清楚了吧?好,这位同学找得很全。我们一起看看老虎有什么样的特点。
(以下为师生共同活动。)
师:老虎看到驴子挺庞大的,怎么办?(生:“蔽林间窥之”)“窥”,有观察的意思。观察一段时间,才慢慢地靠近它。“慭慭然”,是非常小心的样子。“莫相知”,说它还不了解驴子。“然往来视之”,是反复地观察,文中三个“近”字相互呼应,是很能表现老虎特点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试探一下,这就是老虎的聪明。“益狎”,还怕不怕了?“荡倚冲冒”,书上是怎么注释的?这些都是写老虎对驴子的试探:碰一碰它,撞一撞它,擦一擦它,……于是,驴子的弱点暴露出来了。老虎“因喜”,“因”是什么意思?(生齐答:因此。)因什么而高兴呢?因为驴子的本领仅仅如此而已。于是老虎“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从老虎了解驴、战胜驴的过程看,老虎有什么特点?(生答:做事情小心谨慎。)还有呢?(生答:有条理。)这两种回答都有点道理。但老虎战胜驴子,是因为小心吗?是因为做事有条理吗?想一想,老虎战胜驴子主要靠什么?
生1:它通过观察,发现驴子除了踢,没有别的本领。
师:你抓住了关键。如果贸然地去做
文档评论(0)